这就是做官的好处,朝廷有你的政策,下面地方官有他的对策。朝廷不允许苛捐杂税,那么咱们就改个称呼叫募捐。
百姓们只要一睁眼,衙门就有权来逼着你捐款。至于做生意的商人有商捐,种地的百姓有农捐。死了有棺材捐,种树有植木捐,养猪有猪捐,养牛有牛捐,养鸡鸭有鸡鸭捐,,住房子有房捐,卖鸡蛋有蛋捐,杀猪宰羊有屠宰捐,看戏有戏捐,当石匠有打岩捐,当渔民有划船捐,当猎人有猎捐,扫地有垃圾捐,上厕所有茅厕捐,掏粪有粪捐。光脚板进城有赤脚捐,穿草鞋进城有草鞋捐。
实在没什么借口征收了,衙门的官差就破门而入直接要,这叫做打门捐。
打门捐厚颜无耻到了什么地步呢?直接派官差去平民百姓家里,到了以后直接破门而入,然后伸手便管百姓要钱,也不管百姓家里情况,要是你不捐钱,那么一顿暴打是少不了的了,这个叫做打门捐。
看着这告示上的奇葩苛捐,唐小宝着实是惊呆了下巴。然而唐小宝知道,这是奇葩的税捐,其实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比如说,穿鞋捐、赤脚捐、打门捐,甚至于喝水捐还有晒太阳捐,这些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各地官员鱼肉百姓的铁证。
没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广水县,唐小宝算是开了眼了。
如果说“鼠雀耗”是指粮苗租赋在运输途中,因为被鼠雀偷
食所造成的损耗,所有多收农民的粮食作为补偿。
如果说“鼠雀耗”是朝廷默许的赋税,那么南唐末年“鹅生双黄、杨柳结絮”,也是要征税就实属奇葩了。
想想你家里养的大鹅下了个双黄蛋,结果被官府的人知道了,二话不说官府就来向你征税。
又是一年春来到,杨柳飞絮。这个时候官府又开始收税,美其名曰杨柳税。
“去查一查,此地的知县是谁。”唐小宝已经出离了愤怒,这种狗官若是发生在京畿,早就被凌迟了。
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广水县,竟然发生这种事。
天权军在刺探情报方面,还是驾轻就熟的。很快,他们就查到了这个知县的信息。
大概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张文德便回来复命:“回主上的话,此地的知县叫陈文秀。之前,曾经在前朝为地方县令。好像是,主政京畿漕运的泊县知县。”
唐小宝一听,登时睁大了眼睛。就连一旁的旺财,也禁不住惊呼:“谁?”
泊县知县陈文秀,这可是老熟人了。当初,就是他逼的唐小宝走投无路。最终,起兵造反的。
此时的旺财也禁不住恍然大悟,他一拍脑门:“大哥,我记起来了。城门口的那个守将,不就是当初泊县城门口的那个陈阿三么。他的姐姐,就在泊县衙门给知县夫人做丫鬟。”
唐小宝猛然记起来了,当初他们入城的时候也是遇到了阻拦。是
黑娃给了看守城门的官兵两个大嘴巴子,而被打的那个官兵就是陈阿三。他们和唐小宝也算是旧识了,难怪旺财在经过城门口的时候,看到陈阿三感觉异常面熟。
这个陈文秀不知道用什么法子,大圣王朝灭亡之后。他竟然鬼使神差的,到了这个广水县担任起知县来了。
按理说,各地官员的上任,都需要皇帝批复的。像是广水县知县陈文秀的名字,按理说唐小宝应该知道的。
可天下之大,各地地方官员这么多,唐小宝不可能一一都记住。若是州府衙门的知州知府还好说,或许唐小宝还有些许的印象。
至于这种小小的知县地方官,唐小宝自然就不好放在心上的。别说是他看不到陈文秀的名字,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往老熟人身上去想。
泊县知县陈文秀是个什么东西,唐小宝是最熟悉不过了。
一个只知道吃拿卡要,贪得无厌的狗官。只是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里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