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自己将来在朝中,又多了一个同僚。若是将了有朝一日自己在官场受到排挤,这个周佺一定会替自己说话的。
此时的周佺虽然没有做官,可离着做官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他也需要自己的政坛上结交一些朋友,眼前的这个赵知县很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对象。于是,双方很快进入了蜜月期。
这一切,唐小宝都看在了眼里,他不由得
叹息一声:“走吧。”
来的时候,唐小宝满是兴奋,他也想看看这个高中了举人的周佺,是何等的荣归故里。走的时候,唐小宝满眼寂寞。周佺的这种荣耀,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一个举人应有的待遇。
初登大宝的时候,唐小宝豪情万丈。甚至于,他也曾沾沾自喜,他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了。改革弊政,与民生息。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兴办学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明君必要的潜质。
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也觉得自己是个明君。甚至于史书上提到崇祯皇帝的时候,也是一片唏嘘。崇祯皇帝勤于政务不近女色,可是怎么样呢,崇祯的政治头脑近乎于白痴,最终将整个大明帝国断送在了自己手里。
唐小宝经过这次微服出行才知道,自己所颁布的那些政令,是何等的可笑。
他以为自己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了。实际上呢,百姓们的日子依旧是并不好过。他以为官员已经够清廉了,毕竟俸禄极低,监察制度也日趋完善。没有几个官员,能够敢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
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比如说这个高中了举人的周佺。他那些变相的隐形福利,各种灰色收入接踵而至。而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合情合理。
更要命的是,周佺现在还没有做官。没有做官之前他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一旦做了官之后,那还不是财源滚滚
来么。看这个肥头大耳的赵知县,一个地方知县,月俸不过二十两银子。看他的排场,出行前呼后拥,一个地方知县比一个朝廷三品大院的规格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