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时太祖> 第四百二十九章 执今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九章 执今之道(2 / 2)

多留下几个子嗣,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大时帝国就要分崩离析了。

而这本手抄本的道德经中,有许多地方,就是在反对这种迂腐的规矩礼仪。

唐小宝大喜过望,既然这是先秦墓葬中出土的版本,那么就是存世最早的版本了。而后世的道德经之所以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实则就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

“朕在问你,此书,还有几人知晓?”

下面

的校书郎慌忙跪地:“回陛下的话,此书朝中多数人并未看过。前朝承宣皇帝看过此书之后,一度犹豫不决。后来,便、便下旨将此书在宫中封存,不得传世。”

承宣皇帝,就是圣帝的爷爷了。在整个大圣王朝中,承宣皇帝算得上是有为之君了。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们负担较轻,一度呈现中兴盛世的局面。

奈何这个承宣皇帝英年早逝,仅仅在位五年便驾鹤西去。后来圣帝的父亲执政,国家就开始出现散乱的迹象。尤其是后期,国内的政局已经出现了动荡了。

圣帝做太子的时候,带人谦和,为朝中臣子所赞扬。可是做了皇帝之后,立刻就神情大变。有人说,是做太子的时候,被他老爹管教的过于严厉所至。也有人说,圣帝阴险狡诈善于隐藏。

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初承宣皇帝得到了这本道德经绢帛本,其实也是震碎了三观的。他本想质疑这本书是假的,可此书出自于先秦皇陵,作为皇陵陪葬品绝非假货可能。

而且,书中的内容,似乎也颇有些道理。比如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帛书本却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传世版本中强调遵循古法来治理当下,也就是“祖宗之法不可易”。而绢帛版本意思则是把握当下的规矩礼仪,不必墨守成规

,指导当下具体事物的运行。

绢帛版本中还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历史记载中老子的回答却是“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大意是说“你说的那些都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说的。”

可见,老子的道德经最初传世版本,并非是祖宗之法不可违,而是要因地制宜。有了这本书,唐小宝就有对付群臣的法门。你们不是引经据典,以古人祖宗之法来说事么,那么好,咱们就来看看这本古人的道德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