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时太祖> 第四百二十八章 道德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道德经(2 / 2)

历代的帝王,唯儒家独尊,对道德经却推崇备至,其中多位皇帝甚至还亲自注解过《道德经》。比如说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而我们所熟知的道德经中,许多都是迎合帝王们的统治思想的。所以,此书对于后世影响巨大。

然而,从这本手抄本中,唐小宝看到的,却是另外的

一番景象。而这本手抄本,对于他的执政,有着巨大的益处。

为什么这么说,打天下靠的是这帮子武将。虽然,唐小宝麾下的武将们大多出身卑微,可是打起仗来谁也不含糊。

然而治理天下,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打天下靠的是武将,治理天下就要靠的是文臣了。

朝中的许多朝官,都是来自于前朝大圣王朝遗留下来的臣子。比如说,位列一品大员的八个人中,有六个是大圣王朝遗留下来的老臣。其中两个,只有钱不通和令狐云龙。

唐小宝没有治国经验,一切都在摸索着进行。有时候,重文抑武的政策并没有错。这看的,是帝王的执政能力。

那为什么北宋重文轻武,最终导致了亡国之祸呢,靖康之耻,是巨大的屈辱史。

其实,重文抑武和重文轻武是两个概念。重文轻武,是以文官集团为主,打压武将。这么做的好处就是,皇帝利于统治,不必再担惊受怕的害怕武将造反。毕竟,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武将造反起家的。

缺点也同样的明显,这直接会造成武力羸弱,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将有亡国之祸。

而重文抑武则不一样,抑制武将的拥兵自重,却也不是一味地打压。大时帝国同样重视军事的发展,可对于文官更为偏重一些。

朝中八位一品大员,只有跟随自己打天下的钱不通和令狐云龙官居一品。其他的六个人,都是

前朝大圣王朝遗留下来的旧臣,这也显示唐小宝对于这些旧臣的恩宠,也算是笼络人才的一种手段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