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便着令军需去地方采办酒水。然后,在营中喝的酩酊大醉。
秦长远的‘刺事人’很快便将情报上传。如果说之前的秦长远还有一丝顾及的话,现如今则是彻底的放下了心。
据线报,石小凡一路将士散漫,甚至于有士兵滋扰地方的事发生。而石小凡对此,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董小六这边,虽然情况略有改观。不过军中将士对董小六多有不服,大军往洛阳进发的速度也极其缓慢
。
兵贵神速,这俩人领兵打仗直如儿戏,这等同于是在送死。消息不断的传来,秦长远的嘴角乐开了花。
既然敌人如此散乱,那么秦长远也就不必再着急了。他打仗素来谨慎,仓促应战风险太大。
于是,秦长远的百万大军开始集结。最重要的,还是粮草的筹集。
在兵力优势方面,秦长远明显势力要比唐小宝强。而在筹集军饷粮草上,唐小宝则更占据优势。
这是没办法的事,唐小宝只有二十万大军。这还是七星军最后的家底了,人数少粮草就相对容易筹集。
秦长远则不一样,百万大军的吃喝拉撒都是个大问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他必须准备好充足的粮草,方可能安心北上。
石小凡每日在军中醉生梦死,许多将士大为愤怒。可人家是卫郡王,皇帝的表哥,是皇亲国戚。军令如山,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
不过石小凡除了在军中屡屡犯纪之外,至少在江湖中还算认真,他接连下了十一道江湖令。召集三山五岳的江湖好汉,前来伊川集结,共同守城。
肇州石家在朝廷中或许无足轻重,可是在江湖中的地位却无可撼动。许多江湖人士闻风而至,许多人更是受过石家恩惠。二话不说,这些江湖豪杰便跟随而来。
行走江湖靠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想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离不开江湖朋友的抬爱。
许多江湖豪杰呼朋唤友,纷纷
朝着伊川进发。江湖人士是不会讲什么军纪的,这些人到了石小凡军中,使得军纪更加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