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着回信,而是拖了三日之后,这才慢吞吞的给容露华回了书信。书信中的内容,大抵是这样的意思。我们接受你的投降,只不过你容露华的军队必须打散,然后扩充到我们各营中。这也就意味着,彻底的瓦解了容露华最后的资本。而沦为阶下囚的容露华,将不会再有和唐小宝讨价还价的势力、可以说,是任人宰割了。
容露华很快就回信了,他并不
同意这样的结果。自己投降可以,希望自己还能保留一半的兵力。而且自己的军队,依旧由自己指挥。只不过,他们已经隶属于唐小宝的麾下,听从唐小宝的调遣了。
熟读史书的唐小宝,自然不能接受。他清楚的记得,历史上那些造反的流寇被诏安之后,没多久又反。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一开始被官兵打的无处可逃的时候选择了投降。结果呢,不久接着又会造反。
容露华和自己一样,是有野心的人。唐小宝怎能容许自己的同类留在身边,这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容露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提出了一些条件。
唐小宝的回复也很干脆:不允。
若是想投降,必须把你的军队全权交给我们处置。至于你容露华,我可以给你一个闲职让你颐养天年。别忘了,你现在已经没有了和我谈判的资本。你已经是瓮中之鳖,你的建宁城已经被我围的水泄不通。你继续负隅顽抗,也终究是坚持不了多久。
容露华受到唐小宝的回信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他既不投降,也不选择突围。
唐小宝却没有惯着他的毛病,已经元气大伤的容露华,防守城池都已经显得格外吃力。而唐小宝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攻城。他要警告容露华,再和我作对,这就是你的下场。
不同于董小六贸然的攻城,唐小宝最先选择的是打痛敌人之后。趁着敌人士
气低下,突然发动猛攻。而看似猛烈的攻城战,其实只是佯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