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造刀,铁制的环首刀被大量使用,基本取代了长剑。
南北朝时,马镫的出现和马鞍的改进,使骑兵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步、骑兵都装备短柄铁刀,其特点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没有圆环。山西太原北齐墓壁画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这种刀。
到了唐代,骑兵发展到了另外一个巅峰。唐代骑兵是继汉代以后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上又—兴盛时期。其时,无环首短柄铁刀成为马刀的主要类型。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椭圆形护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饰纽带,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骑兵俑即是此种。隋唐以后刀的制造,以灌钢法代替百炼法,即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再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成钢,然后分别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而钢质柔韧。经过这两种淬火处理后的刀,可“斩甲过三十扎”,刀刃锋利程度和韧性都得以提高。由于作战方式的差别,当时西域地区采用的是弯刀,唐朝的直刀和西域的弯刀多年交战,双方的骑兵军刀都坚持自己的式样特点,在战绩上唐军基本是完胜。 弯刀的特点是消耗力量就要比直刀小,但破甲能力比直刀差。
到了北宋时期,也如同今天的大圣王朝一样缺乏战马,军队只得以步兵为主,骑兵只作为附属军种。步、骑兵以弓弩为主,刀枪次之。常用的短柄长刀称“手刀”。
元代蒙古军骑兵采用弯刀纵横天下无敌手,明代重视骑兵,其中“马步军刀”为两万余把。而天权军将士们所用的军马刀,是由唐小宝亲自设计,由通州城中的能工巧匠们锻造而成、
一开始造反之前,唐小宝和董小六就暗中收买了十几家铁匠铺。那个时候,唐小宝就开始打造军刀了。他是完全按照现代军事骑兵作战的方式,设计的这种军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