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恨之入骨。
偏偏,你董天正还大言不惭的清君侧。说是清除圣帝身边的奸臣,匡扶社稷。
这大圣王朝已经垂垂老矣,还有什么值得你匡扶的。大圣王朝气数已尽,这是天下人的共识了。
只有推翻这个昏暗的王朝,建立一个全新的朝代,这才是人心所向。
此时人心思变,你还在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董小六对于这件事却查的一清二楚,当他回来将此事告诉老爹的时候,董天正也是大吃一惊。
“爹,您说的清君侧压根就是不对。您久在朝中为官,这朝廷是个什么样子您还不知道么,人心思变啊爹。”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造反的旗号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使得董天正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找出造反的真正原因,才能民心所向。
汉景帝年间。御史大夫晁错向皇帝上书,建议削藩,为汉景帝所采纳。吴王刘濞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只好将晁错杀掉,但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唐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还有就是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最后都是推翻了前任王朝自己称帝,可对于如今的大圣王朝来说,百姓们并不买账。
当百姓们恨透了这个世道,对这个朝廷无可留恋的时候。举起义旗真正的造反,就是要推翻这个王朝,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一时间董天正陷入了沉思,既然清君侧的旗号行不通。那如何才能引起百姓们的共鸣,让百姓们争相前来投奔呢。
这个时候,作为军师的钱不通,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直接把唐小宝推向了未来的皇帝宝座。
钱不通跟董:“大人,唐公子乃是天生帝王之相。咱们不如就推举他,借唐公子起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