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孙辈,岂能不来京师拜祭?算算时间,也应该启程了,至于如何处置,等他们来到京师再说吧!本王现在担心的是,此事,会不会已经传入了朝廷耳中!”
“这个,应该不会吧……”
丘福有些拿不准。
若朱允炆得到朱高煦意图谋反的消息,必不会无动于衷,毫无动作。
朱棣并不这样认为,现在的朱允炆,看似不动声色,往往却如猎豹潜影,只等一个时机,便会引发雷霆。
正如他对付自己时,使用的“势”。
不发则已,一发致命!
“金忠乃是道衍师父推荐入府,而最近几日,道衍师父似乎想要对本王言说什么,却又没有说出口,隐隐有难言之事。”
朱棣想起来这段时间与姚广孝相处时的细节。
丘福震惊之下,宽慰道:“王爷,道衍师父难言,恐是念王爷旧情,如今他为建文臣子,难免愧疚不安……”
朱棣摆了摆手,面色沉重地说道:“不要小看大明安全局,这些人,可是无孔不入。”
唐氏书坊内,唐润正在后院翻看刊印出的《大学》,突然听到动静,抬头看去,只见伙计刘二快速跑了过来。
“东家,东家,大喜事,大喜事啊!”
刘二大声喊道。
唐润皱了皱眉,将书放下,问道:“有何喜事?”
刘二到了近前,喘了两口气,道:“朝廷下旨,废除了洪武二十二年禁令,允许书坊自由刊印书籍,小说、杂记,皆可刊印。”
“当真?!”
唐润惊喜至极。
明初书坊,能刊印的书籍很少,仅限于三类书:
其一,御制、钦定的前朝史书;
其二,地方志;
其三,儒家子集。
而这三类书籍,往往都是面向士子,服务朝廷的,与文化传播,民间文化而言,关联并不大。
朱允炆下令废除禁令,给民间书坊松绑,也是为了中华书局的出现与运作铺路,毕竟,亲王都干的事,不能不允许百姓干吧?
既然允许,为何不提前一步废除禁令?
书坊就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只要不违背大明律,不反动,不卖国,不跪,不舔,那你们出什么书,是你们书坊的自由。
什么朝代也不能指望老百姓看的书,和学堂里看的书都一样吧?
唐润后悔不已,早知禁令废除,当初就应该留下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书稿。
“东家,我们该怎么做?”
刘二期待地看着唐润。
唐润犹豫了下,最终下定决心,道:“停止所有儒家子集刊印,遴选合适书籍,重新刻板、排版!先行刊印一百册《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刘二面色一变,有些慌张地说道:“东家,那《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可是禁书,这,合适吗?”
PS:
求月票,推荐票。
有各类票的,还请支持下惊雪,谢过诸位。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