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布局(2 / 3)

去做工了。所以太子爷一路进入通州你也看到了,不是下官为了颜面,将那些乞丐流民驱赶隐藏,而是真的没有了。”

“难道仅仅就这一个好处吗?”

朱厚照不断的启发。李广为就被带偏了,变得兴奋起来:“第2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原先通过运河补充咱们的战备仓库的粮食,一般到冬天运河封冻往往还不能补齐,但是今年却有南方的粮食,走了天津港海陆过来,不但折损的少了将近一半,运费也省了四成。而且看这个速度,大约到9月份的时候,我的这个仓库的粮食就全部补齐了。”

“还有呢?”

利益在于挖掘,有许多东西是平时你认为很平常,但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中间的与众不同。“还有就是我通州的商人们,卖出的货物更多了,所以我通州今年的税收,在没有增加一点点的情况下,已经提前完成解往户部了。”

然后看了一场在座洋洋得意的官员:“今年上交户部的份额将充足完成,我们这些同僚会在吏部京查时候,最少能获得一个上佳的考评。”

还有一个官员兴奋的道:“太子爷的砖瓦厂简直太好了,在我们通州的城外,就建设了至少4个。雇请了大批的闲散人员,他直接的好处就是,通州城墙多年破败失修,因为材料稀缺而不能够修缮。现在因为有了这些砖瓦厂,原本向工部申请需要三年才能修缮完毕的城墙,现在看来只要一年半就可以完工了。”

还有还有——这一场接风宴,竟然成了通州官员们总结自己政绩的总结会了。没到年终总结,所以大家并不是太清楚现在大家的成绩如何。

结果这么匆匆的一总结,大家竟然发现,感情他们现在做出的工作成绩,已经达到了往年的全部。

现在才是9月份,离年终还有一个季度.今年的政绩超额完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样的业绩足可以让在座的诸位,在京察大计的时候获得吏部的好评,那么大家就可以官运亨通了。

“最主要的是,你们在修缮城墙的时候,学习了天津城建设中的包工计件办法,让城墙的质量更好,速度更快,而且更加节约省钱。这一关键点难道你们忘了吗?”

李广为一拍大腿:“太子殿下说的对呀,这才是我们在座诸位,在天津考察时候最大的心得。我们已经决定,在明年开春前,春荒的时候,我们再次推行太子的以工代赈的办法,用承包和计件施工法,将通州城内的几条主要街道,彻底的翻修一遍。”

然后得意的说:“到时候通州出现的灾民,就不用朝廷担心了,我们这里管了。因为我们的财政宽裕了,能做这些事了。”

大明的财政收入就是这样,户部,内帑,兵部,工部,詹士府,还有就是地方要按照比例截留。用来施行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或者是官员的灰色收入。但现在看来,这一群,是好官。

通州现在的经济好转,留在地方的钱粮就多了一些,这些有作为的官员,就能做一些原先他们力所不及的事了。

林林种种一大堆之后,朱厚照这才把话题转了回来:“大家担心我这个总督被撤销,天津城就会停工停产,出现人亡政息。但那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在座的诸位联名上个折子,将你们实实在在得到的看到的,和学习到的东西,直接上书给内阁和皇上。我想皇上和内阁的诸位贤臣们,会有利弊取舍的。不会出现我这个总督被撤销了,天津的新城建设就停工的现象。”

李广为和他的同僚们这才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深层意思。真诚的施礼:“殿下教导的对。这种利国利民百利无害的大好事,我们要上达天听,据理力争。”

朱厚照就骑在马上悠哉悠哉的走,心中得意非凡:“民意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成了铁板一块的利益,组成的这一个新的阶层的力量,更是巨大的。

在这样强大的民意面前,又摊上一个君明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