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为人民服务[快穿]>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2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29节(2 / 4)

小车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胜过养猪场的货车。不是因为车里装的生物品种不同,而是因为照相机呀。

赵家沟的社员还是头回看到这种气派的匣子呢,这玩意儿居然能把人录进去?哎呀,别对着我拍,太可怕了。听说照相机能收魂。

田蓝趁机又给人讲述照相机拍摄的原理,算是上了一堂物理课。

记者看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模样,可高兴了。采访时不怕对方话多,就怕采访对象不说话,到时候稿子都不好写。

记者询问赵家沟社员对知青们的看法,收获了一片夸奖声。

热情的村民不仅带他参观大棚,看里面已经长出芽的黄瓜、西红柿、茄子和辣椒,以及欢快吃食的小猪苗;还领着他去防空洞,看他们的糖坊。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碰上食品厂过来拖糖。记者又成功收获了一大波对知青的彩虹屁。县里工厂的干部夸人有讲究,简直把人往天上夸。

记者听的都晕晕乎乎的了,感觉这个先进典型稳了。

他赶紧采访田蓝、陈立恒和胡长荣这三位留守知青,重点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在大家都急着返城的时候,他们还选择坚守农村?

胡长荣十分现实:“我在赵家沟成家了,我有两个小孩。回城解决不了我爱人和孩子的户口问题。”

咳咳,怎么能净说大实话呢?一点也不高大上。

记者赶紧询问田蓝和陈立恒:“你们呢?你们为什么要留下?”

陈立恒也说实话:“我不想和我爱人分开,我们不是同一个城市的人,想要回去就只能离婚。我们都不愿意。”

记者都要吹胡子瞪眼睛了。你们这帮人,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比方说,你们立志扎根建设农村,广袤的农村还是大有可作为的嘛。

他黑着脸,将最后的希望放在唯一的女同志身上:“你是为什么呢?听说你是上海人,你的父母都希望你尽快回城。”

田蓝满脸无辜:“他是我爱人啊,我也不想跟他离婚。”

就在记者绝望的时候,她总算说了句能上场面的话:“我喜欢种田啊,我就喜欢土地。不管养猪还是酿酒制糖,我都喜欢,所有地农副业我全都喜欢。而且我也相信,不是说未来的希望都在城市,农村也可以飞速发展。只要找准自己愿意奋斗终生的事业,并且积极投入进去,所有人都可以有辉煌的未来,灿烂的明天,问心无愧的人生,阳光明媚的世界。”

记者感动的都要掉眼泪了。可算有个配合的采访对象了。

听听,这话说的多好啊,都不用修改,就能直接发在报纸上。

记者特地为田蓝多拍了几张单人照。

至于那两位男同志,不好意思,思想境界还需要升华,你们就在三人合照里当好背景板吧。

好在陈立恒和胡长荣都不在意。面对记者对风力磨坊的好奇,他们还积极帮忙答疑解惑。也算是挽回了些许他们在记者心目中的印象分。

等到太阳西斜,拍了半卷胶卷,又从大队部采访到社员,积累了半本采访资料的记者可算心满意足,揣了一包糖,又拿了一葫芦酒。

当然,他都给了钱的,不要票又便宜的东西,他哪里好意思白拿。

就在记者准备挥手同大家道别时,前面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铛声。

公社干部骑着车过来喊:“老九,兰花花,你们几个过来听一下,新的高考政策下来了。”

众人赶紧放下手上的事,围着公社干部团团转。

干部口干舌燥,也顾不上喝水,就开口说事:“今年不是5月份预考吗?公社高中虽然不招生了,但还有几个老师要到下学期才能去新单位报到。公社十分重视你们的高考问题,跟老师们商量过了,决定帮你们统一复习。”

知青们大喜过望,就连田蓝和陈立恒都觉得是意外惊喜。他们毕竟没经历过这个年代的高考啊,根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