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时候,自己逛各种庙宇,从未尝过庙内素斋,一是没有闲情雅致,二是那些素斋的价格对她来说还不如吃顿火锅来得划算。没想到到了古代,自己竟有了这份雅兴。
罗玉娇感叹着世事无常,已是到了西厢房。
刚踏进厢房,远处便传来一声稚嫩的呼叫:“姐姐、姐姐,这里、我们在这里!”
罗玉娇一看,哎!这不是那小团子和他哥哥刘诗恒吗?
刘诗恒看见罗玉娇行来,点头
“兆暄上午去哪了呀?姐姐怎么没看见你啊?”
“我和哥哥去灶君庙了。我想吃烤鸭,哥哥说让我多拜拜灶王爷,说不定晚上回家就有烤鸭吃啦!”
罗玉娇“噗嗤”一笑,戏言道:“我不知道你拜灶王爷有没有烤鸭吃,但我知道你拜我,晚上一定会有烤鸭。”
“真的吗?”刘兆暄一听,立马站起身来要弯腰行礼。
“哎呀!好了好了!你不用行礼晚上都有烤鸭。”罗玉娇捏捏小团子的包子脸,制止刘兆暄的动作。
“姐姐真好,比灶王爷还管用呢!”
“哟!这小嘴可真甜。”
小朋友忘性大,见罗玉娇笑得和善,昨天晚上给自己夹菜,今天又有烤鸭,顿时亲近起罗玉娇来。
“春绿,你也坐下用点饭吧。”
“多谢小姐,那奴婢就先下去了”
春绿行礼,跑去和刘诗恒的书童阿墨以及小厮一桌用饭。
说起这丫鬟,罗玉娇忍不住吐槽自己两个丫鬟的名字,一个春绿(蠢驴),一个夏柳(下流)。这两天每次叫丫鬟名字的时候,罗玉娇总觉得自己在口吐芬芳。
城隍庙的素斋是庙内僧人自己在后山种植,天然的食材浸润了灵秀山水的精华,通过精心的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佳肴。虽以鸡、肉、鱼为名,其实不纳荤腥。以荤托素,对吃多了荤腥的人来说,虽然清淡,却又美味,入口清香,尤其开胃。
食素斋时,讲究净手静心,饮食不语,托钵而食,不剩菜剩饭。
是以一桌人除了刚来时的几句话,用饭时并未多语。当门口传来争吵时,在这安静的环境下尤为嘈杂。
“你这小和尚怎么回事?长没长眼睛啊?”
门口,一紫衣罗裙的姑娘大声叱责,对面一个小和尚端着只剩半碗的素食低头不住的道歉,旁边一年轻和尚行了一礼,面带歉意。
“阿弥陀佛。女施主见谅,小和尚走路莽撞,冲撞了您,实在抱歉。不如小僧为您清洗一下衣裳可好?”
“洗?你洗得了吗?我可告诉你,本姑娘这身衣服可是云锦所制。清洗时要用温水和专门的胰子,过后还要香薰熏制,弄坏了你可赔不起!”
小和尚低头抹起了眼泪:“呜呜呜呜......对.....对不起!”
“这......实在不行,不若您让人指导,若小僧洗坏了;再赔您可否?”
“你以为这是烂大街的料子,你说洗就洗?再说了,你赔得起吗你?”紫衣女子依旧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