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不到几个同龄的举子,才找他搭话。无妄之灾。
三日后,元和二十二年春闱顺利闭幕。
这回谢喻舟溜得很快,生怕又被两人叫住。
戚映欢也从紧张的情绪中脱离。
同时,燕王即将班师回朝的消息传遍了金陵,街道上张灯结彩,搞得和过年一样。孙太师和魏王就不太开心了,平静的湖面终究要被打破了。
贡院中,考官正在进行最后的阅卷工作。
黑夜里,大家挑灯夜战。
忽然,严学士眼前一亮。
这次策论的考试题目是治国强兵之道,他手上这篇正好提及了这几年的北方战事与如何休养生息。
严学士道:“你们看看这篇。”
头发花白的老头把答卷接了过去,老人是国子监郑博士。
待郑博士翻看完,他点了点头:“确实不错,看字迹与措辞这位举子显然有些阅历,至少已而立之年,我倒是一时想不出是哪位?”
众人也跟着摇了摇头。
会试采取糊名制度,字迹太陌生,大家根本猜不出答卷的主人是谁。
“不如就点他为此次会元?”
裴杉和狄尚文是这次头名的热门人选,但到底太年轻了,让人压一压,挫挫锐气也好。
经过了大家一致认可,会试
的头名便被选了出来。
谁也没猜到他们千挑万选,选了一位更年轻的。
三天后,已是四月下旬,天气舒爽。
所有举子起了个大早,等待最后的结果。
客栈的大堂被穿着儒生装的举子所占据。
不多时,街上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那是报信人经过街道时的锣鼓声。
“来福客栈,幽州王老爷高中会试第两百三十名。”
“同顺客栈,奉元孙老爷高中会试第两百名。”
“兴隆客栈,益州赵老爷高中会试第一百八十三名。”
此次会试参加的人数总共有四千三百多人,共录取二百八十名举子,是一场十不存一的战争。
报信的人会从末位开始,依次前往举子投宿的客栈报喜。
冗长的等候,对参考举子来讲无疑是一场煎熬,有人一早上已经喝了三壶茶,有人连早饭都吃不下。
紧张的不止有参考举子,还有客栈掌柜,若是住店的举子夺得了头名,客栈来年的生意便会翻上一翻,他们也跟着添光。
当然,还有一些准备榜下捉婿的豪绅正伺机而动跃跃欲试。
“颐福客栈……”
戚映欢和谢喻舟所住的客栈,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报信人,所有举子屏住呼吸看着报信人走到大堂中。
报信人手中拿着锣‘哐哐哐’敲响。
对举子来讲此刻没有比锣声更美妙的音乐。
“恭喜,邺城介元正,介老爷高中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
“我中了!我中了!”
四十有余的中
年男人一脸大喜,大喜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