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一世骁雄> 第一百章隔岸观火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隔岸观火 -(2 / 3)

就这一句话,傅懋修就立马把事情大概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份写给黄老爷子的信,实际上写给他的,而真正要透露给傅懋修的信息就是,他做了一天的大内都部署。

傅三郎相信,这一句话,就能让阿耶明白上京城发生了什么事。

“十个武道大宗师,在上元夜齐聚京师,只能是为了陛下,三郎做了一日的大内都部署,就说明这段时间是太子殿下在宫内主事,只做了一天也就是说,陛下已经无碍了,不然早就报丧了...有惊无险啊...”

傅懋修几句话就把当时的大致的走向复盘了八九不离十。至于具体细节他自然是不清楚,这种事情只有回了上京城才能了知道全貌。

而三郎这份信,也是半点关于道君皇帝的事情都没提,就怕信要是落入心人之手,在弹劾傅家父子一本。

所以直接跟老爷子大谈武道高手,最后炫耀的说一句自己当了一天的大内都部署,只能说明写信之人少年心性,爱炫耀...

几乎同时,西京各家也都收到了消息。

傅津川回京,除了亲卫牙兵,还带了三千边军,这也是禁军和边军轮防的开始,于是在第三日老王爷上门走访,一番密议之后,第四日从上京出发。

同时上京大明宫的谨身精舍,也收到了傅懋修十日内还朝的禀报。

还躺在榻上的道君皇帝只说了一句,“我无忧矣。”

辽东,大宁城燕王府。“...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申时遂能言....”

看完飞鸽传信过来的纸条,吴仁光把纸条递给身边的心腹谋士刘恂和姚秉宽。

“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万幸圣上无碍啊。”说完吴仁光还叹了口气,不知道是遗憾还是庆幸。

刘恂看过也同样叹了一声气,“真是天佑之人,这几个宫女居然打了个死结...”

姚秉宽看后却摇摇头道:“大晋气数未尽而已。”

几人无疑例外都对道君皇帝还活着这件事,非常惋惜...

“对了王爷,还有一事,圆觉大师目前寄居在东宁寺中。”

“圆觉大师来辽东了?太好了,改日我要去跟圆觉大师谈论佛法,朝中那些宵小之辈居然污蔑大师参与红莲道刺驾,简直不可理喻啊。”

听到姚秉宽说收留了目前朝廷追缉的通缉犯,燕王吴仁光却极为兴奋。

“我早年跟先王一起去上京授封,还曾经在白龙寺上过香,圆觉大师当时还不是主持,可大师的气度非常...现在想想也有三十多年了,不想大师竟然流落辽东,这都是朝廷上奸佞横行之过也...可惜我却不能在朝中辅弼皇上,让一众宵小窃居高位,还让陛下猜忌我燕王府有不臣之心,真是罪过啊...”

姚秉宽听这燕王越说越离谱,也是不可不咳嗽了两声,才让吴仁光收起了那副“忧国忧民”的面孔。

刘恂虽然在表面附和,心里却在暗笑,朝廷上有奸佞,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清君侧了?

不过眼下无论是燕王吴仁光还是姚秉宽、刘恂,三人都非常态清楚,清君侧?就眼下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若是道君皇帝真的在这场刺史中驾崩,太子继位处理不善压制不了一众老臣,朝局动荡说不定还能有个万一。

但就看太子殿下在这场危机当中的决断,以及几位老臣的反应来看,这种可能性也几乎不存在。

燕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只有十余万,这已经是穷尽辽东之力的极限了。

而朝廷一直在敦促燕王府削减军队人数,所以燕军还隔三差五的就要跟金帐汗国或者东胡各部打上一仗,以证明辽东边军保持规模的必要性。

这也是姚秉宽初次见到吴仁光时候就给出的策略,“辽东不可一日无事。”

也正因如此,连年征战的辽东边军也保持了强大战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