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兴平看得分明,血麟刀一挥,刀尖微颤,引动周围水元力,而后全身混沌元力急转,一层灰蒙蒙的元力贯入血麟刀中,而后喝道:“去!”
只见血麟刀尖处灰芒大盛,引动周围水元力形成一柄尖刺,向着杨力铭剑网交点最多之处刺去,刀尖前突之时,一道道波纹随着刀尖向外扩散。长刀所向,周围空间微微震动,将杨力铭从各处袭来的剑气尽数震散,刀锋直指其发力点,颇有以力破巧,以点破面的奇效。
杨力铭见血麟刀临身,在半空中连续变幻了数种身法,仍然难以摆脱,最终无奈之下,只得以长剑横挡,硬接宁兴平这一式波纹刺。
只听“铮”的一声,整个场中原来滔天巨浪般的剑势一扫而空,而宁兴平的血麟刀则是略微倾斜,避开了刀尖与剑身相刺,以刀头平滑处点中了杨力铭的剑身。
杨力铭在这一刺之力下,连退了数步方才站稳,仔细看了一下剑身,发现无碍,又见宁兴平已经将刀背在身后,正带着微笑看向自己。于是叹了口气,说道:“宁兄修为非凡,刀法更是精湛,小弟甘拜下风,多谢方才不损我兵刃。”
原来宁兴平也在一番交锋中发现杨力铭的长剑比起血麟刀来差了许多,若是方才那一式波纹刺点实,只怕他的长剑此刻已经断作数截,所以宁兴平才会在最后时刻变招,让开刀尖,以刀头为刺,点在杨力铭剑身之上。
这样做一方面是爱惜其实力,不忍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需要更换兵器,因为修为到了他们这个水平,手中的兵器不说是相伴一生,也至少要用相当长的岁月,而一把合适的兵器更是要在日常中不断以元力温养方能得心应手,如果临阵换兵,只怕其实力发挥要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是赞赏其仁义,这许多年仍将当年清灵岛上相救之恩牢记在心,不忍损其兵刃。
见杨力铭认输,宁兴平也双手抱拳,笑着说道:“杨兄剑法气势宏大,在下能与你切磋,也是受益匪浅,只是偶尔赢得半式,勿放在心上。杨兄所托之事,在下牢记在心,定全你的心愿。”
杨力铭听了这话,哈哈大笑道:“多谢宁兄,若是后面有机会,还望再次领教高招。”说罢,转身下台而去。
与此同时,裁判宣布道:“二十七组丁号胜,壬号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