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茅山掌教> 第三十七章 格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格物(1 / 2)

茶坊的架子上,摆放了三个筛眼不同的筛花筛子,我小心翼翼的把花捧在筛子之中,动作极轻柔的摇动筛子,把花筛到另一个竹箩里。

起初,符合条件的花很快便落了下来,可是越到后面,落得花朵就越来越少,我一看,摊凉的花还有那么多,我要是再这么慢,得筛到何年何月去?

本溪道人虽然没给我规定时间,但是指定了让合意道人半天换班后回来。话里藏着的意思,就是让我要在半天时间里,筛好花,做好拼和。完成这第一次窨制。

要是超出规定时间,闯关或许就被算失败了。

想到这,我有些着急,手里的动作也就快了起来,想着快一点把花筛好。

可是当我加快手里动作时,落下来的花朵确实多了,但是七零八落起来。甚至于很多花瓣都破落了被撒到外面,花的形状一下就遭到了破坏。

见此情景,我只能又放慢了手上的速度,让花慢慢落,这样一来,进度又慢了下来。

约莫过了大半炷香的功夫,我还只筛了一小半花出来,我的心越发的烦躁起来,真是恨不得把这一摞花就地一砸,甚至要把这间土胚房都拆了不可,让你好折腾我!

一点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这心里一烦躁,手里的动作就更加控制不了,一会快一会慢,甚至觉得两臂也酸痛起来,抬起来都费劲的不行,再这样下去,我怕是真的端不稳了,还是得休息一会。

小心的把未筛的花放到原处,走到壬子涧旁,舀起水洗一把脸,冲一下手,擦一下胳膊。

静坐于壬子涧旁,静静的看着这条溪涧潺潺流动。流水激两岸,哗啦作响,虽是小溪流,却依然有着万古长流的模样,似千万年间,都这样潺潺流着。

刚才师父与本溪道人答话,师父赞叹本溪道人的地籁修的高明。当时我没明白过来,这地籁是什么。

直至现在,就我一人坐在溪涧旁休息,想起师父之前交待的经文来。这天、地、人三籁,出自南华真经。

南华真人说:“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籁,是一种竹做的乐器,犹如现在的箫、笛一类,人吹气其中,按压其孔窍就可以发出各色的声音,这些声音按照一定节奏奏响,便可以成为美妙的乐曲。

古人说的“律吕调阳”就是这么一回事,定调子的分为吕与律。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乐官造乐曲,就取十二根竹管,分为六律六吕,测地气以明其音律。

在一般人看来,这极高明的手段。我们所修的术法,都可看做人学习自然后,加以应用,学习其规律后而造作出的。

但是在南华真人看来,这始终是人造作出的音律。即使是仿造自然,也有其斧凿痕迹在其中。地籁则不同,天地间本就有孔窍,树叶间的婆娑作响,风过山谷的呼啸,泉过石间激起的叮咚声。

这些风流于天地间孔窍时所发出的声音,便是地籁。这声音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暗蕴大道的至理。

想来本溪道人所修习的,便是这样的道法。想来他枯坐在壬子涧旁,顺应了自然的声音后,所以他的声音也会与自然相契合。当我说话,发出不和谐的杂音时,他甚至能用自然之声将我的声音调和进自然之中。

想到这地籁的道理,我感觉自己渐渐冷静下来。合意道人说过,进山就是度桥登山,是一关关过关,本溪道人既然是设关,怎么会就把我当个小工使唤?让我来还不如请个制茶师傅呢。

想来,这一关的本意,是让我体会本溪道人枯坐壬子涧的真谛。

什么是地籁?便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自然间,花有开,有谢,时至自然而落,时不至,强求便是造作,造作之下,花香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我恍然大悟,筛花也不可强求,正是因为我太在意时间流动。生起烦躁之心,反而忽略了去琢磨如何把握最好的筛花力度,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