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少年仗剑而立,个子不高、体态匀称,脸上肌肤轻弹可破,眉目间带着天真无邪又暗含几分英气。这时台下有人大声讥讽,“好个奶油小子,还不回去吃你娘的奶,多长点力气再来。”话刚说完,一众哄堂大笑,便见那人捂脸倒地,呜呜叫个不停。原来,少年耳听所言,看也不看就将剑鞘掷出,直接招呼那人面门,打了那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少年便是李贞的大女儿李玉珠所扮。李贞生有五子两女,一女十五六岁,一女刚满百日不久,李玉珠便是这大女儿。一来李贞儿多女少,几个儿子均已为官在外,这李玉珠被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惯得紧;二来此女不喜女红喜武功,与李贞爱好相投,更让李贞对这个女儿是喜不甚喜。
李贞赴任剑南道,听得点易派掌门、清虚道长乔松年为人高洁、武艺高强,便将十岁出头的李玉珠拜在点易派门下习武,让隔三岔五到越王府教学,同门忌惮她是越王千金,拆招练剑都是忍让,练了三年五载反倒是让她自感天下无敌,每每有事都是以点易派大师姐自居。这次越王楼前举办“剑南群英会”,开场之前她还说就在越王楼上观看,不到练武场上来。哪知她见点易派输了头场,便女扮男装闹到练武场上,想给本派找回面子。
青衣少年飞身上前,低声说道:“师姐,师傅让你下去。”
“谁叫你输了头阵,丢了我点易派的脸面。”李玉珠嗔怒道。“你快下去告诉师傅,看我怎么挑翻那个大个子。”
青衣少年又想下台不管,又恐李玉珠有所闪失,师傅怪罪,两头为难,只得呆呆站在原地。
“小庄,你快下去!”李玉珠对青衣少年喝道。青衣少年明显比她年长,而且入门在前,李玉珠却总以大师姐自居,平常把众弟子以“小”字辈呼来喝去。倒是众人皆知她贵为皇族,向来也不计较。
这个小庄本是无名无姓的孤儿,是十余年前老道士乔松年在云游寻访道家仙山时捡回。乔松年见他与道家有缘,又是在逍遥津拾得,便取名为庄逍遥,带回点易派抚养成人。事实上,庄逍遥深得乔松年真传,是点易派首屈一指的弟子,功夫远在青牛派胡不字之上,样貌也是玉树临风,一幅谦谦君子的模样。只不过掌门乔松年知道,剑南道皆知点易派与越王府的关系,点易派输了头场比武更能体现大会的公平公正,以达成越王办会的目的,于是叮嘱庄逍遥要巧输不得真赢,方才略失小招输下了第一场。
“喂。青牛派大个子,还不快下场比试。是不是怕小爷我剁了你的牛头。”台下不知谁人故意接茬“不对不对,何止是怕你剁牛头,是怕你割了他的牛鞭。”台下一阵嬉笑。这一句听得李玉珠脸颊一红,又不好当场发作。
一众青牛派弟子听后口呼“哪个王八羔子,活得不耐烦了。”都在眼寻说话之人。胡不字也听得青筋暴起,正欲飞身上前,却被青牛派掌门白三川伸手阻拦。
白三川起身拱手道:“今日越王殿下邀请诸位剑南道武林豪杰比武相会,事先定了规矩,每个门派只派一名弟子报名参加,三日后再由前两日胜者捉相对决。少侠既是点易派弟子,便应当遵守这一定之规。”
“一定之规。”李玉珠失声笑道:“什么一定之规、一只乌龟。”
“哦!对对对,不敢上场就是怕死的缩头乌龟。”这时台下纷纷有人起哄,一灰衣少年大声搭话道:“我看青牛派该改名叫做乌龟派啰!”
“哈哈哈……”台上台下一阵哄笑。
之所以台下众人肆无忌惮,是因为自太宗皇帝登基以后,天下大乱变大治,百姓开始安居乐业,江湖上各门派也少有争斗,连少林寺这样的武林大派也接受了朝廷封赏,归了正统。大家对这种比武就图看个热闹,哪有什么江湖规矩。
“休得放肆。”白三川怒不可遏,一拍桌子。“乔掌门,你不管教你的弟子,我青牛派替你管教。”说着给胡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