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明显是有备而来,怨不得只打了6瓶水这会给开完了,实在是因为前期工作准备得太过充分。
这张材料上详细地列举了每个农民工的粮食消耗量,还有重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的热量值。
旁边有一个工作餐的菜谱,上面详细介绍了每名职工粮食的消耗量,可谓是一目了然。
作为一个清北大学的高材生,最信服的就是数据,一看就知道,人家李海洋未雨绸缪,早就把这事给解决了。
至于和地方上就劳动力流失的问题能否沟通,李海洋也做了详细的阐述,把每个农民工预期的收入列在上面。
这个工资不但不比正式职工低,反而高了一截,说句实话,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来说是具有无法抵抗的诱惑力的!
“之所以把工资定得比较高,第一是为了吸引农民加入建筑队,再一个就是人家没有其他的福利待遇,所以钱要多给。”
李海洋又用手指着下面的几行数据,说道:“我打算冲4个村子招收劳力,这些都是有几百上千户的大村,这是村子大概的平均收入。”
看着这些详实的数据,魏文杰有些尴尬地问道:“这几天没看你忙活啊,这些数据准确吗?都是从哪儿弄的?”
“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李海洋笑了,“李家村和刘家村是我做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就接触的,平均收入我都调查过。”
“你看上面的数据,村里有多少副业,多少闲置劳力,全都是我跟村支书一点点磨出来的。”
“还有这个罗庄和蓝村,都是人口大村,虽然各有一个方便面厂能够吸纳劳动力,但还是解决不了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我和这些村子的村支书关系都非常的好,比如在蓝村吧,这个厂长秦香莲就是我一手提拔的,和镇上的书记也有交往…”
李海洋侃侃而谈,把这份材料上的要点一一说明,真像是个大哥哥辅导小弟弟功课一样。
其实魏文杰心里明白,这哪用得着人说呀,只要不是文盲,看完这篇材料就知道此事肯定能成!
怪不得人家说要一刻钟解决问题,其实根本没用多长时间,就是因为这材料准备了将近两年啊!
换句话来说,人家李海洋早在生意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谋划后来生意做大时的用工问题,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魏文杰可是听说过李海洋,在两年前就是个卖茶叶带起家的穷小子,在那个时候他就能预见到以后时代的发展吗?
是谁给了李海洋那么大的信心,明明穷得叮当乱响,却坚信自己能把生意做大做强?
魏文杰一直是自视甚高,可是今天才发现和李海洋相比不过是井底之蛙,不论是能力和魄力都差了一大截!
“海洋大哥,这次我算是真服了,从今以后唯你马首是瞻,过两天去农村招工,我跟着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李海洋不由得笑了:“怎么回事儿?怎么还叫上大哥了?千万别改口,你这一改口啊,弄得我浑身不舒服。”
“你在年轻人里面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么多年来,我也算是阅人无数,可还是头一次见过你这种栋梁之材。”
魏文杰听到李海洋这话,也笑了起来:“我说,说你胖还喘上了,才比我大几岁啊,还什么这么多年还什么阅人无数?”
“你能力强我服你,可是咱吹牛是不是也得靠点谱?别整天装那个老前辈行不。”
李海洋不由得哑然,虽然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了,可经常说着说着话嘴上就没有把门的。
到底也是两世为人,这点老气横秋的劲头还真是改不掉,看到魏文杰已经有点怀疑,便赶紧把话给岔开了。
“公司业务已经步入正轨,这个星期先不回去了,把工作都安排一下,让老蔡辛苦辛苦,把这一摊子顶起来。”
“下礼拜一你和我一起回趟东山省,也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