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的会议。而根据陶谦的精神,地主阶级是必须消灭的。但不一定一下子都要消灭。
陶谦按照政令产出,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拟定了一连串计划。可谓是十分细致。按照这个构想,土地改革的计划就基本有了制度保障。
计划拟完后,陶谦让手下抓紧时间誊录了一份,让手下骑上快马送到京城皇帝的手中。
皇帝刘恒看了之后,对其中已有的内容还是很满意的。而几乎是同一时间,耽罗王刘备的奏疏就到了。
在他的奏疏中,主要肯定了陶谦的效率和意愿。但有些比较基础的东西,还是有所欠缺--即集体单位的划定。
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如果没有成型的集体组织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后盾。土地改革再轰轰烈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陶谦接到了皇帝的奏疏答复后,简直是醍醐灌顶!
按照这份答复,自己之前递交的那份土改方案,条目都是好的,但是缺乏一个最基础的东西--那就是组织结构。
如果土改想要进行下去,首先要让民众自发联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属于民众自己的组织。
而皇帝这边的给的建议是,在每个州治下成立工人和农民联合会,各个郡县成立联合所,乡村一级成立联合大队,每个大队根据实际地理和人数划分成联合小组。
这样的四级管理,既能保证政令上传下达的效率,又能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