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军方的中近距离的火力密度,使得原本就处于无敌装备的大乾军方,朝着更加无敌的方向前进。
如今的大乾帝国的陆海军,火力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了,陆军方面的远程重炮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加农炮,足以在十公里外的敌军进行远程炮击。
大量的野战、榴弹炮,能够打击四千米以上,十公里以内的敌军目标。
七十毫米步兵炮以及迫击炮,能够有效覆盖五百米到三千米左右的目标。
而机枪则是能够覆盖一千米以内的作战区域。
最后步枪则是负责五百米以内的作战区域。
最后还有手榴弹负责三十米内的作战区域。
诸多武器形成了远、中、近的多重火力打击。
而这种火力打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土著国家能够抵抗。
这一点,大乾帝国本身知道,就连那些土著国家们也知道,这么多年了,这些土著国家基本也都学聪明了,得罪谁也别得罪大乾帝国。
如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奥斯曼王国如此爽快的把黑海海峡两岸十公里内的区域都是直接卖给给大乾帝国充当军事基地了,一次性买卖,作价两百二十万乾元,全部折价为大乾帝国提供的高端出口型武器,包括火帽击发滑膛枪、可发射延时引信圆形榴弹的新型滑膛炮,不同规格,包括部分可以有效抵抗火枪的板甲。
大乾帝国的武器生意做的很大,提供的出口武器多种多样,仅仅是火枪就有各种版本的火绳枪,各种版本的滑膛枪,能充分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需求。
但是其中的部分高端货色,还是不会轻易出口的,比如火帽击发滑膛枪,这玩意就是属于限制性出口武器,不是说你有钱就不能买到的。
大乾帝国出口各种武器的时候,除了赚钱,还会考虑这些武器最后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是否会造成当地局势的失衡这些东西。
要是以前,奥斯曼王国自然是不可能买到这些好货色的,但是看在他们连黑海海峡两岸都卖给了帝国,甚至连自己的首都都还处于这个范围之内后,大乾帝国方面也算是大方了一会,作为补充,限制性的出口了一批最先进的出口型号武器给他们。
毕竟虽然奥斯曼王国的首都不在租借范围内,但却是被完全包围在军事禁区内,只剩下了一个港口以及一条长约六公里,宽不过一百米的陆地通道和外界联系。
但很奇怪的是,自从奥斯曼王国和大乾帝国正式签署黑海海峡土地转让协议后,奥斯曼王国的内部却是有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风潮。
首先,本来已经是带着不是大臣们迁移到首都郊外的奥斯曼国王是带着他的王室成员以及权贵们返回了首都。
不仅仅是当地的权贵们,很多外地的富商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大量的涌入伊斯坦布尔。
为啥?
两个字!
安全!
根据土地转让协议,那些卖给大乾的帝国,从今往后就是大乾帝国的领土了,而大乾帝国将会把上述地区化为军事禁区,禁止任何土著闯入。
这也意味着,如果奥斯曼王国遭到什么危机的话,比如说有叛乱之类的,奥斯曼王室把西边去区区一百米宽的进出通道一堵,那么整个伊斯坦布尔的西面陆地部分将会完全处于大乾帝国军事禁区的包围之内。
其他人根本就别指望能够跨越这些军事禁区,从地面进攻伊斯坦布尔。
这其实也是奥斯曼王国最后答应条件苛刻的黑海海峡转让协议的原因之一,至于其他愿意,最重要的自然是因为大乾海军停泊在伊斯坦布尔外的战舰了。
抛开这些因素,还有很大的因素就是,一旦黑海海峡两岸属于大乾帝国的领土之后,哪怕是作为军事禁区,但是后续大乾或多或少也会向这些地方进行移民,同时驻防大量的部队,甚至都有可能在黑海海峡选择一个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