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为王,各王皆有实权,手握军政大权。
其中,受封到江南道的是萧烈的四子萧虎,随后萧战代表皇室镇守江南道,至萧古已历四世。
萧古在江南道声誉极佳,但凡有灾,他必开仓赈济,救济孤寡。
江南道各地主要官员,皆出自萧古之门,称萧古在江南道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太平王府书房内,萧古手中拿着一本书,书名为《淮南子》,乃是淮南王萧扬所著。
萧古与淮南王萧扬关系极佳,萧古有不臣之心,大力拉拢淮南王萧扬。
而淮南王萧王却模棱两可,不置可否,而萧古为了更好的了解淮南王,所以最近看起来《淮南子》。
萧古一边读书,一边不时将紫砂茶壶拿起品一口茶,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他发现,淮南王萧扬真是一个全才,不但有理政能力,做学问也是这么好,这《淮南子》绝对可以称得上奇书,非学识渊博,当世名儒不能著出。
萧古就想,怪不得淮南王萧扬名声如此之大,看来,萧扬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若是能将萧扬收服,必对自己未来的大业有巨大帮助。
正想着,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王爷,卑职有事求见。”
“是良栋吗?进来吧。”
下一刻,一个中年书生进入太平王所在的书房之中,正是王府参事赵良栋。
赵良栋为江南道有名的才子,十五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被称为天才。
十八岁时赵良栋入京赶考,被卷入了科场舞弊案,赵良栋卷入其中,被革去了功名,此生不得再考,赵良栋以为自己此生无望,每日纵情享乐。
后太平王萧古听说赵良栋的才名,亲自出面聘用赵良栋为王府参事。
这个参事,相当于萧古的智囊,虽无品阶,但权力极重,可见萧古对赵良栋是极为看重的。
而赵良栋因为永世不得参与科考,对朝廷恨之入骨,所以全力帮助太平王谋划,而他也成为了太平王的左膀右臂。
当下赵良栋向太平王行了一礼,随后说道:“王爷,刚刚得到消息,星城被山贼攻陷了。”
“什么?”
萧古一惊,放下了手中的书看向赵良栋。
“星城有三千守军,怎么能让小小山贼占领星城?这个李耀光,是干什么吃的?我定要重重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