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老太太是三寸金莲。
她出生的时候,虽然各式各样的新思想已经开始出现,可清朝还没亡呢。
小小年纪就开始裹脚。
虽然因为生在农村,没有裹成那种标准的三寸金莲,却依然比正常人的脚小了有三分之一。
这几年人家穿解放鞋穿大头鞋穿凉鞋穿拖鞋什么的,老太太一直穿的都是自己做的鞋。
以前是自己做的绣花鞋,后来就是纯黑布鞋,近些年管的没那么严格了,老太太又开始做绣花鞋了。
是的。
没错。
唐奶奶八十三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腰不酸腿不疼,就算是绣花这样的精细活儿,人家一样能做的来,还做的很好。
棉鞋单鞋,样样都做得来。
五月收麦子九月收玉米,人家还跟着下地挣工分呢,虽然只有五六分,却也不是吃白食的。
一个年龄这么大的老人,日子过的好不好,看精神状态就知道了。
唐奶奶的状态,唐柔看着可比她那个人渣亲娘好太多了。
唐柔道:“我知道,我就是看看,奶奶,等我回头给你弄一块儿灯芯绒布回来,那个布做鞋好看。”
唐奶奶笑:“别,那布料贵着呢,你留着给孩子做衣服吧,就不要给我了,我这么大年纪了,用灯芯绒布料那不是浪费吗?”
唐柔道:“给奶奶用怎么叫浪费呢?以前我没本事也就算了,现在既然有条件,别人家老太太有的,奶奶也得有。”
唐奶奶被她哄得根本合不拢嘴。
祖孙俩说说陈建国,说说孩子,说说大伯大伯母,说说堂哥堂姐们,再说说堂哥堂姐们的孩子,提都没提唐铁山和张大兰两口子。
唐奶奶的样子,就仿佛不知道这俩是唐柔的亲爹娘似的。
唐柔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叫做‘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但是,这话就和很多话一样,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想到这里,忍不住又想起了一个笑话。
一个人问一个活了一百多岁的人长寿经验,对方说了四个字‘少管闲事’。
两句话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
想着想着,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唐奶奶歪了歪头:“笑啥呢小五?”
唐柔正想回答,院子里突然闯进来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