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宁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嫂已经惦记上了自己的彩礼,下午她大伯姜远过来了一趟,借了她的自行车去公社开会,而她则跟着姜正武他们又去河里捉了一下午的螺蛳和小螃蟹,玩得是尽兴而归。
姜远下午去公社开会,说的就是收割稻谷的事情,他从公社回来后,当天傍晚就把村里的人叫到了晒谷场,宣布了明天大家就要开始收稻谷了。
姜宁宁原本还不知道收割稻谷和平常上工有什么不同,不过第二天早上她就知道了。
平常冯丹琴他们都是天完全亮了之后,再慢悠悠的吃过早饭,约莫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再由姜远敲锣催大家上工。
割稻子的时候,天不亮的时候姜宁宁就听到了上工的锣声,她见外面天还黑着,冯丹琴他们连口早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就要出门,赶紧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饼干。
姜宁宁看着外面还黑压压的天色,小声嘟囔道:“怎么这么早,天都还没有亮呢,爸你们先吃几块饼干垫垫肚子。”
对此姜山他们倒是显得已经习惯了。
现在已经是三伏天了,日头毒得很,割稻子又是一件十分累人的活,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趁着太阳还没出来之前,争分夺秒的割稻谷,一直干到九点多,等日头大了,就回家吃早饭,吃了饭之后男人就顶着大太阳给割下来的稻谷脱离,女人就负责晾晒稻谷,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大家再回家吃午饭。
下午一点到三点,是一天之中日头最大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大家的休息时间,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一会儿。
但是这是不下雷雨的时候,要是遇到雷阵雨,那村里的人就全都得动起来,抢收晒在晾晒场的稻子,这稻子晾晒的时候可不能淋雨,稻谷淋了雨不能及时风干的话,只用一两天就会发芽。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等到日头不那么毒了的时候,姜山他们就又要上工了,这一干就要干到晚上七点钟,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才能回家吃晚饭、洗澡、睡觉,然后第二天再重复头一天的工作。
村里种得最多的就是稻谷,足有三、四百亩水稻,就算是全村老小一齐出动,前前后后也得忙上一个多星期,才能把收上来的稻谷完全晒干收仓。
冯丹琴他们收割稻谷的第一天,半上午回来吃早饭的时候,一个个的胳膊都被锋利的稻叶割出了不少细长的伤口。
冯丹琴和庄槐花到家的第一时间,就是连忙打水冲凉,这稻叶上有绒毛,割在人身上是又疼又痒,忙起来的时候她们顾不上这点疼和痒,这会儿闲下来了,就觉得特别的难受,必须得好好洗一遍才舒服。
今天的早饭闻芳不但煮了粥,还给姜山他们一人煮了两只糖水蛋补充体力。
糖水蛋里闻芳还放了一块红糖,说起来这红糖还是姜宁宁买回来给她补身体的,不过她还没吃完,这会儿都用上了。
收稻谷的时候,就是第一天最难捱,等多做上两天,累习惯了,也就好了。
虽然姜山他们早上吃了饼干,但是忙到现在,也早就饿了,这会儿上了桌子,谁都没有心情说话,端起碗就开始低头进食,吃饱了之后大家都抓紧时间回房间小憩,躺下没有十分钟,上工的铜锣声就又响了起来。
姜山他们那么辛苦的在干活,姜宁宁和闻芳在家里也不能闲着,必须得给他们吃好。
家里还有一条鱼,这条鱼比昨天吃掉的那条要小不少,肯定是不够姜山他们吃的,所以姜宁宁又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公社。
这次除了烧白之外,姜宁宁运气好,还在副食店里见到了啤酒,她都没有犹豫,当即就掏钱买了一箱。
姜宁宁记得穿越之前,每到夏天,她哥就会喝很多箱啤酒,说喝了啤酒心里能舒服很多,虽然她不能理解,但是想来姜山他们今天累狠了,一人喝上两瓶啤酒可能会舒服一点。
玻璃瓶装的啤酒价格也不便宜,一瓶就要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