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荒地。想呆下去,不能光靠野菜,野菜是有限的,自己得种些菜。
四周的山林不知何时已经变绿,刨药歇息时,李永修忽然才觉得不少树的嫩芽嫩叶已长了出来。他思索着,终于等到时候了,在这个时侯晒些干菜,雨季和冬天就不用担心没吃的了。
第二天李永修不再采药,他开始拎着袋子去林子里采山菜,柳麦芽,檀麦芽,紫苏,山芝麻,总之,只要能吃的山菜都采。半天下来,采了满满一袋子,不过在中午煮菜时,才发现锅太小,一次只能煮一点,一袋子山菜得煮好多锅。
看来得马上出去买口大锅。
他晒完菜后就匆匆装了半袋子药材出山了,回来走到丁姗她们庄时,太阳已落到山头。
李永修匆匆穿过庄子向山里走来,过河进入里沟后,碰见丁姗和她爷爷等赶着一群牛羊过来了,李永修把车子推到边上让路。
牛羊过去后,和他们一起的那个年轻一点老头先开口了,他说:“小伙子,又出山卖药了?”
“又卖了点。”
“行,不少卖钱吧?”
“没有,就卖半袋子。”
“今天就卖半袋呀,那你前几天不少卖吧,那两天跑了好几趟,每趟都捆几袋子!”
“前几天也不怎么样,都是葛根,便宜。”
“葛根也两块钱一斤,不算便宜,一袋子少说也有二十斤吧,你跑了几趟,不卖个千儿八百,也得好几百吧?”
“嘿!”李永修笑了下,他不想回答。
丁姗开口道:“你已经卖过几趟了,我怎么一次也没见过?”
她爷爷说:“早上人家出来的早,半晌你又在山上放羊刨药,咋会碰见人家呀,好了,牛羊都跑远了,快撵去吧。”
丁姗跑了。
另一个老头看了一眼牛羊群也说:“我也得过去了,下次上家去!”
“不了,你去忙吧,叔!”
之后李永修又对丁姗爷爷说:“大伯,你也去赶牛羊吧!”
老头道:“不急,有他们呢,哎,你这装的好像一口锅呀?”
“是口锅。”
“一个人买这么大口锅!”
“我想晒些干菜,以前那锅太小。”
“晒些干菜可以,山里干菜比药材还贵呢?”
“是吧,好,大伯,你回去吧,我也走。”
“好好,走吧!”
李永修往里没走多远,又有几头牛羊过来了,后边跟了个三十来岁的壮实男人和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
李永修靠边推着让他们。
走到李永修跟前***住了,他说:“兄弟,你就是那个外地来的采药的吧?”
李永修点了下头:“是的。”
“怎么样,里边采药材还行吧?”
“还可以。”
“肯定可以,里边药材多,又少有人去刨!”
“是的。”
“又卖药了?还买口锅?”
“嗯。”
“听说你是安微的?”
“是的。”
“怪不得和我们说话差不多,安微大部分地方都和河南口音差不多!”
“是的。”
“好,回头去找你玩!”
李永修点了下头走了,当他又走了几十米后,山坡小路上下来一个小伙子。
小伙子二十五六岁,背袋子提药锄,他向将要走过的李永修叫道:“哎,哥们儿!”
李永修站住冲他点了下头:“哦。”
小伙子下到他跟前,看他一下说:“出山卖药了?”
“卖点儿药买口锅。”
“听我老婆说就你一个人,怎么买这么大一口锅,快比上我家的了!”
李永修一听,明白他可能就是那个叫玉秀的男人,缓和了一下面容说:“我这是为了晒干菜用。”
“噢,晒干菜得这么大的锅,哎,回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