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哭出来了。
“快,快退回汝州。”
终于有头脑清醒的人喊了一声。
……
另一边,任阎王大军刚刚抵达高桥,便获知了李士遇吃了败仗的消息,吓得他也没敢再往前走了。
在高桥,稍作休整后,便转而往北逃窜,准备钻山林。
突然,漫山遍野的明军从林中冲出来,杀声震天。
正是孙应元的兵马。
任阎王已经是惊弓之鸟,无心恋战,麾下士兵死伤惨重,只剩下任阎王带着三千人马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
孙应元军威大振。
不久后又获知,汤正南已经抵达郏县的消息,便领着大军前来郏县准备跟汤正南会合。
另一边,
郏河上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后,于士秀等人,在一众亲信的拼死突杀下,终于冲出了包围,仓皇朝着北边山林逃去。
汤正南大军,追出十里,斩获无数。
以六千人马,击败于士秀上万之众。
打扫战场时,汤正南和金大虎眼睛都笑眯了。
前几天还在为唐天策他们的安危发愁,今天却在汝河之上取得空前大胜,在此前,他做梦都不敢想。
唐天策以大船沉河,阻挡了于士秀的船队,在上游释放火船,扰乱敌人部署。
被逼无奈的叛军,只能上岸。
却没想到,正好落入明军的埋伏圈。
原本以为到了郏县后,还得费一番周折,却没想到,胜利来的这么简单。
严宽、马忠天等人,这一刻,对唐天策,纷纷投来崇敬的目光。
怎么也无法想想,他一个小小的试千户,十几岁的少年,却满腹条略,用兵神鬼莫测。
这脑瓜子,到底是咋长的。
于士秀死伤过半,逃回汝州时,三部人马,只剩下四千多人了。
这一仗,张三星下落不明,马剑涛身负重伤。
于士秀担心官军北上,连夜下令,退出汝州,钻进山林。
这一仗,汤正南和唐天策俘虏了两千敌军。
唐天策依旧在俘虏中挑选了两百个十几岁到二十岁的少年,剩下的人,则全部交由汤正南他们去处理。
刘东升他们麾下兵力,已经达到了二百人,再补充人手,也不符合编制了。
唐天策也只是让他们抓紧将此前的俘虏消化。
汝河一战后,唐天策麾下,新兵多达五百人。
这些人依旧由白少良的人帮着训练。
第一批新兵加入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月了。
这批人是杞县的民壮,成分没有那么复杂,经历了这么多场大战后,绕是他们只是充当辅兵的身份。
却也算见过大场面了。
唐天策给他们发过军饷,每日两餐管饱,加上白少良的人,整天带着他们喊口号,一段时间下来,这批人已经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五百新兵,暂时按照,十人一组,五十人为一队的方式编组,全部交给白少良来带。
训练场上,看着原先白少良麾下的士兵,身后跟着五十个兄弟,牛逼哄哄的。
王虎旗下的那些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
新兵除了体内素质训练外,思想教育,同样不能缺少。
这些天,唐天策还会亲来给士兵训练,强化他们的意识。
看着唐天策短时间内,就将击几百新兵练得有模有样了,严宽几个也纷纷露出吃惊的神色。
汤正南容光焕发的来到训练场上:“天策,好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