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君行健> 第三十七章小朝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小朝会(2 / 3)

提拔一些能臣。不说远的,就以六部来说,六位尚书目前工部和刑部还是空缺,十二位侍郎也还空出五个位置。若从本部四五品以下官员来选,则有些不合规矩,从其它地方选拔,诸位又有颇多微词,故而才有刚才的争吵。”

圣上看了眼站在最靠后头的蔡国忠,在卫恒升为尚书省令后,便卸任了吏部尚书的职位。这个位置原本是留给呼声最高的原吏部右侍郎李崇义的,结果李崇义在外放青州任职御史的路上遇害了,所以则毫无悬念的落在了当了十多年吏部左侍郎的蔡国忠头上,而在刚才的争吵中,也是这位新进的吏部尚书吵的最凶。

圣上看了他一眼后,问道:“蔡尚书,刚才朕看你是吵的最凶的那个,所以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蔡国忠忙上前说道:“陛下,按理说如今朝廷这种情况,要想正常运转下去,放官是唯一出路,这点老臣和其他几位同僚的想法是一样的;况且吏部本就是对各级官员考察及监督的地方,要坚决避免破格录用的官员再有像颜重惯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对每一位要严加考察和监督。”

“刚才陶大人及顾大人推荐的二位官员,一位是大黄门杨绍平,另一位是去年的金科状元,如今的布政司主事肖正。而两位大人对这二人拟定推荐的官身分别是刚空缺出来的吏部左侍郎和刑部右侍郎。”

“杨绍平和肖正在吏部有档在册,杨绍平在大黄门任职三年,期间碌碌无为毫无任何建树。肖正虽是去年的金科状元,但这两年来行为不检品行恶劣。试问这两人如何能在中枢机构担当重任?”

“陛下。”见蔡国忠把自己推荐的人说了个狗屁不是,身为少傅的陶满江站不住了,忙打断道:“杨绍平虽在任期间碌碌无为,但他在为官方面清正廉洁且兢兢业业,这种秉性正直的人正是如今朝廷所缺的。而肖正虽平时生活有些不检,但文采能耐都极佳,小小的布政司主事一职实在是有些屈才。”

圣上听罢转而又看向了卫恒,淡然说道:“卫爱卿你的意思呢?朕老远便见你在一旁闭目养神,老神在在,想必是有了最终的决议吧。”

既然圣上问到了,卫恒也不能装聋作哑了,只好开口说道:“陛下,其实这杨绍平和肖正两人升也好,不升也罢,对于如今朝廷所面临的情况来说都是不痛不痒的。现在朝廷真正要解决的,还是在一些重要官位上。”

“哦?”圣上好奇的问道:“比如?”

“地方各级官员”卫恒说道:“当今天下,人才咱们朝廷一直不缺,即便是时下情节,翰林院和国子监依旧还挤着上千学子人才,闲置官员,随便一个拎出来都能够任命。但是这些没任何官场经验的人若随意放进中枢来,只会适得其反。而用于他们历练的地方官位也只是粥少僧多,一样只能望梅止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要想解决这种方法,臣有一个规划,原本是打算待明日早朝时再向陛下明说的,如今既然陛下问起,臣只好现在同陛下说了。”

“哦?”圣上问道:“是何等规划如此藏蹑,速速说来。”

卫恒继续说道:“此计总结就是八字,‘选晋中枢,精简地方。’”

“这如何选晋?又如何精简?”圣上绕有所思的问道。

卫恒淡淡说道:“陛下请听臣细细说来。”

“这中枢职权倒没啥好说的,就如同臣刚刚说的,主要还是在这地方上。如今各州至少还空出一半以上的御史和提督的位置出来,臣提议将全国五十六的州精简成二十四个,保留一些大州,将一些小州统统精简成上郡,将下郡精简成上县,下县精简成乡,依次类推。随后每三州划一道,设八道,每道设正三品总督一人,掌管道内军、政事务;设从三品都护将军一人,掌管道内所有军伍。这些总督和都护将军的人选大可从那些精简州中的御史和提督中擢升,也可从兵部和其他中枢机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