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去打扰师傅,而是选择将这些疑问埋在了心底,这一埋便是许多年。山中的岁月是平静的,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年后,两个满怀心事的女孩从稚气未开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无恙的年纪稍大些,她已经能够帮上师傅许多的忙了,那个初来山上时一直沉默的雪儿呢!在青木师徒的关怀下,她的性情也变得开朗了许多,虽然还是那个喜欢沉默的性子,但也不再是冷漠的像一尊没有生命的石雕。
她与无恙的关系变得紧密了,还会与她说笑,聊上一些同龄人之间爱聊的话题。正当无恙以为以后的生活就像这样平淡无奇的继续下去时,一个意外突然降临了。
某天,观里没有了雪儿的身影,她找不到她了。她匆忙的跑到屋里去询问师傅,师傅似乎早就猜到了她会去问她。
她坐在蒲团上,背对着她,告诉无恙不用在找了,雪儿已经下山去了。她问师傅雪儿为什么要下山,师傅说雪儿心中的执念太深,修道之心未结,她需要下山去把心里的执念化解了。
她又问师傅雪儿心中的执念是什么,为什么师傅不留下她,这一次,师傅没有立刻回答她,只是闭着眼过了一会儿才告诉她说,有缘的话,她还会回来的。
无恙对师傅第一次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她哭着质问师傅为什么所有的事都要瞒着她,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她想要师傅将她当作一个大人来对待。
无恙哭着说完后,师傅睁开了双眼,她叹了一口气,平静的告诉了无恙所有的事。
原来,师傅当年之所以收到一封信后下山去带回了雪儿,是因为那封信是雪儿的母亲寄来的,也是她让师傅这样做的。
那封信是她生前写的,是一封绝笔信。
当师傅收到信时她已经死了,她的丈夫因惹怒了朝中的权贵而被下了大狱,最终死在了狱里。
她是自杀的,为了避免自己和女儿被打入教坊司为妓的命运,她选择了追随自己的丈夫而去,可她又狠不下心来带着女儿一起走,于是便将自己的女儿送了出去,还写下信请人送来青莲山,嘱托师傅去把她带回来代为抚养。
她在信中还让师傅不要告诉自己的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免得她一生都被这件事拖累,她希望雪儿能快快乐乐的过一世就好。
师傅下了山后顺利找到了雪儿,雪儿很乖,不吵不闹的跟她回到了青莲山,只是她好像已经知道了自己父母发生的事。
她沉默,她寡言,这些都是她用来对抗命运的方式。
就在今天凌晨,雪儿走了,她跟师傅说她要下山去给父母报仇,她已经等了很久,不能再等了,再等,她就怕自己忘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给师傅磕了三个头,还去给父母的牌位上添了几炷香,然后趁着山间未开的雾色下山去了。
师傅讲完之后又闭上了双眼,无恙一个转身就往屋外跑去,跑到道观门前,看着下山的方向,可山间的石道空空如也,那里还有一丝她的影子。
从那以后,无恙每天都会在道观门口坐上许久,或是朝阳初升的清晨,或是黄昏日落的傍晚,又或是月照星河的月夜,无论刮风下雨,总有一个身作黑色道袍的女子在道观门口等候。
这一等便不知等过了多少岁月,只知她从万物复生的春日等到了满山蝉鸣的夏夜,又从落叶纷飞的秋季等到了漫天飘着白雪的冬天,一个又一个四季的轮转,她等了许多年。
这一年早春,师傅病了,她从医书上找了很多方子都不见效果,无奈之下,她去到山下请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郎中。
郎中来到山上,查看了病情之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她平静的将郎中送回山下,可在回山的途中她忍不住的哭了一路,回到观里时又将哭过的痕迹精心的掩饰了下,生怕回去被师傅给看出来。
无比了解她的师傅又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