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发现传言非虚,深思熟虑过后这才叫人上门去提亲。
结亲这种事他们可是诚意十足,定的是他嫡出的三子,谁知姚家竟然不答应,这可把他气得要命。
这么多年来,在这一带还没人敢如此不给他王家面子,本想着私下里做点小动作把这门亲事做实了,到时候既打了姚家人的脸,也能得偿所愿,没想到那小丫头却是个性子暴烈的,没上套不说,还把他的儿子气得直跳脚。
要不是前段时间家里长子谋官差的事出了差错,他忙着上下补救,早就使出手段报复回去了,现在长子那事完全没了希望,心里憋的气没处发泄,干脆就拿姚家出气。
瞧瞧,不过略施小计,姚家立刻招架不住了,对于根基深厚的王家来说,不过损失一笔小钱罢了,九牛一毛而已。
另一头姚家派出去的人寻遍了附近十里八乡,几日下来不过买回来上百只鸭子,其中只有一小半是雏鸭。
城里的姚三柱、姚四柱知道后也着急地不行,没买到雏鸭他们家今年的生意可怎么办,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得关门了。眼下,只能派人到更远的地方去找,看能不能找到会孵鸭子的农户。
就在姚家兵荒马乱时,李成带着十几个手下过来取第二批戎装了。
忙碌了一个多月,姚家作坊已经把所有的戎装都做好了,就等着他们来取。
再次见到姚二柱,不等他跪地拜见,李成很熟稔地上前抓住他的胳膊道:
“姚二爷不必如此,咱们也算是熟人了,我就是来取剩下的戎装。”
姚二柱忙道:“是,是,草民已经叫人把戎装都收拾好了,李大人尽可查验。”
李成边走边看了一眼姚二柱道:“怎么看姚二爷一副发愁的样子,出了什么事?”
姚二柱一怔,没想到会被人家看出来,忙打着哈哈说没什么事。
李成自然不信,更亲热地套近乎,姚二柱见他问得诚恳,这才叹了口气,把买不到雏鸭的事大略说了一遍。他没提王家,只说今年养鸭子的人少了,没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