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极其罕见的在一次论述互联网发展的专题中,以这次网络群像作为案例,详细讲解了网络的力量,而这次网络事件也很幽默的被定义为“鲫鱼”事件。这是黑家的阳谋,并没有刻意抨击地产界出现的“科技住宅”现象,但是句句都在讲“科技住宅”的问题。
一时间,宋家旗下的地产项目出现了大量的退房潮,大量的意向客户甚至条理清晰的分析着样板房里的所谓科技产品的缺点和问题,各地分公司的营销总纷纷头大。
就在这个时候,网络上再次出现了一篇“论精装房和毛坯房的区别——营销人不得不说的坑”的帖子轰然登顶点击量头条,内容详细的分析了:开发商在销售时明明直接卖毛坯房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费劲的将房屋装修好呢?开发商首先会跟装修公司谈好,以团购的价格进行装修分包,这样你买的价值2500元/平的精装或许只是开发商花1000元/平搞定的,而精装房的承包商不可能一家完成一个小区几千户的装修,一定会不停的分包出去,一个小区甚至能分包出几十家参差不齐的装修公司,分包到的价格本就不高,那么这些小的分包商怎么赚钱呢,就从材料本身以及一些最终覆盖在内的装修环节进行克扣,甚至有些小的游击队装修公司还会从人工里克扣出利润来,而被克扣工钱的工人的手艺自然没办法好到那里去,所以你花大价钱买的精装修可能就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游击队装修出来的价值几百块一个平方的东西,而且你还没办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这样的精装修你敢买吗?提醒买房人一定不能踩这个坑,如果开发商真的有诚意,那么请公示所有的装修材料并签订在合同里,用于随机检测;如果开发商有诚意,那么请随机安排装修开放日,让业主随机可以观察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工人在施工。请问,开发商,你能做到吗?你敢做到吗?
一石掀起千层浪,这样的一份分析贴成了压倒宋家旗下地产项目销售的最后一根稻草。宋家原本并不是一定要卖精装修房,但是因为早期预设的“科技住宅”概念房,不得不做精装,可以提前在地板下装好地暖,也可以在厨房装好净水以及新风设备,但是这样的预设成了现在的枷锁。
............................................................
燕京宋家。
宋老爷子显得异常憔悴,这或许是他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危机,他从来没有想过网络可以这么玩,他一贯的思维是所谓的言论,只要提前控制就可以消弭。
“都说说现在什么情况吧。”
“目前宋氏旗下7成地产项目因为预设了‘科技住宅’以及精装修,出现了滞销,甚至部分退房诉求,而且这一诉求的数量在持续增加,部分没有拿到预售证的项目也暂停了前期推广和客户蓄水动作,算是暂时自保的应急措施。2个月的经济损失计算上财务成本已经超过35亿,而这数据将逐月增加,如果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情况,每月将持续增加7-10亿的损失,如果超过6个月不能打开南方市场的销售,北方的项目也将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出现部分项目停工的可能。”秘书汇总了各分公司的情况,汇报道,而且已经刻意的说的含糊了,他根本没有替地产品牌角度的重大损失。
“成雪,你是最懂行的,如果是你,你怎么化解。”
“方法有二,其一是立刻停止‘科技住宅’的销售,全部改为毛坯房销售,并做一定的降价促销,能保住宋氏地产不被打垮,当然后期需要很长的周期来消弭经济损失以及品牌损失,而三家工厂全部停工,并将所有的产品组织团队销往东南亚小国,降维处理,力求减少损失;”
“不失为一个保守老成的做法,还有呢?”
“和‘华夏资本’和解,条件是共同合作‘地源热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