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这样?这九眼天珠上怎么会有裂痕?!”
甘景明惊讶到了极点。
他真的从陆洲东指出的那三个点上发现了特别细微的裂痕,长度不超过5毫米,裂痕的宽度更是微乎其微。
如果不是甘景明多年的鉴宝经验练就了非凡的眼力,否则还真的看不出这样的细微修改。
要知道,天珠浑然一体,是绝对不会有任何裂缝的。
可一旦有了裂痕,就说明这九眼天珠此前受过损坏。
而一旦损坏过的九眼天珠便不会再拥有此前可消除慢性病毒,防止恶化的功效。
毕竟其本身的磁场已经受到了破坏。
可既然是修补过的九眼天珠,为什么会仍旧拥有那么强烈的磁场?
甘景明对这个问题深深不解。
陆洲东淡淡说道。
“这便是那人修补手法的高明之处。”
“不仅能够将原物修补如初让人难以察觉,甚至还可以短暂性的保留此前原物的一些功效。”
甘景明觉得神奇的很,他连忙又指着这本《冬心先生集》问道。
“那,这诗集的损坏处又在哪里?”
陆洲东冷哼一声。
“这本诗集更是破绽百出,每一页都有过损坏,而它的损坏点便是纸张。”
“这本诗集乃是清代私人刻书的代表作品,最讲究的便是纸张。”
“原本的纸张应该是康熙乾隆时期的开化纸,纸白如玉,墨凝如漆,但这些纸早已经过历史长河被沧桑摧毁。”
“纵然现在修补之后给人的感觉仍旧是完好无损,但这只是错觉而已。”
“鉴别起来也很简单,你将放大镜与纸张平行,观察这纸张上面微小的纸屑,看能否发现什么异样。”
话音刚落,甘景明便是乖乖照做。
几秒后,他嘀咕道。
“咦?这纸面居然如此平整?”
“这便是那人修补手法的高明之处,但却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因为修复手法太过高明,反而忽略了这开化纸本身的粗糙之处。”
“最初的开化纸应该略有起伏,有些细微的纸屑,但现在的纸张却是十分平整,很明显是之后重新修补过的。”
甘景明冲着陆洲东竖起了大拇指。
这么细微的差别,连他这个鉴宝大师都没发现。
没想到陆洲东却是知道的如此清楚。
而且最重要的是,陆洲东根本没有借助放大镜等一些工具,只是以肉眼察觉。
甚至,陆洲东根本从未近距离观察过,只是远远相望,便看出了这两样物品中的残缺之处。
这等眼力,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紧接着,甘景明的目光又放在了刚刚才拍到手的宋汝窑天青釉瓷小碗上。
“那这东西呢?”
陆洲东目光一扫,眼中流露出一抹敬佩,缓缓说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想到修补一道,在如今的这个年代也有如此鬼手天工之人。”
“你且沿着这小碗的每一个裂纹进行观察。”
所谓的裂纹,其实是这汝窑的特点纹路。
准确的来说,是指汝瓷釉面上的开片纹。
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青,有的如长虹悬空。
说到底,这就是因为汝窑烧制时的工艺,导致
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无论是鱼鳞状或者是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