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房差遣呢。
稍感失望的萧大小姐回到府中,陪母亲吃斋礼佛,希望开春以后天下太平。
………………………………………………………………………………………………
一路西进的秋月三人,虽不停歇,但前行的队伍已然数十人之巨,有男有女,有老者亦有少。
每加入一人便高呼自报身份,一路随行。
西征军袁康,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钱达,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莫雪怡,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蔡老头,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陈海后人,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沈涛后人,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西征军徐进凯,接长公主令西进护少主;
…………………
秋月三人不接话,仅点头示意便继续前行,每每休息片刻,秋月便将大周五年春的三皇子来访,周默醉酒到大周五年秋大宁城外周默山林死里逃生的过程讲于众人,并声明目前少主生死不明,进退皆杀局,京都公主府的雁翎刀砍了一夜。至于萧若海如若在此,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甚至被当场打杀,因为这一路加入的人马皆是西征军大胜后,或主动或被动的退出军务,隐入江湖的好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此生接长公主令而往生死,代代相传。
奈何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秋月等人心急如焚,不知道一直锦衣华服的少爷如何度过,甚至有人已经认为少主必然被害,做好了坑杀一番的打算。
………………………………………………………………………………………………
同样心急如焚在赶路的还有出使大夏国的大周二皇子周承,大夏国的夏帝先是以丧子之痛没有心情接见,后由大夏国礼部官员轮番扯皮,入秋进夏,寒冬腊月方才见到夏帝,夏帝一番痛斥后,提出和谈条件:“大周将‘安夏城’、‘大宁城’割让给大夏国,大周将一位公主送往大夏国与被杀的二皇子我完成冥婚,每年大周国需向大夏国进贡一百万两白银作为赔偿,需进供五年。”
面对如此的条件,二皇子周承倒也不慌,无非坐地起价,就地还钱,一番谈价还价下,夏帝将条件降为:“必须割让‘安夏城’,必须送一位公主,嫁与大夏三皇子,岁贡调整为三年,每年二十万两白银。”并声明这是最后的底线,不再争辩,请二皇子周承速速回大周,开春后回国书,不然大夏国将举兵攻打大周,并按时大辽的起兵势在必行,大周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二皇子周承心下漠然,不再拖泥带水,立刻辞别夏帝,一路向大周进发,只要与镇国公合在一处,自己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证,不然死了也是白死,而想要自己死的人可是不少。眼看即将进入大周边境,不想冒出一队人马,将二皇子周承的使团团团围住,要求出使大夏国夏帝的出关手令,如果没有手令,战时状态,任何人一律不得出境,否则以奸细论处,格杀勿论。二皇子周承心中郁闷,不得不让副使前去理论,并出事大周国使团的信物,奈何夏国军队只认大夏国的信物或者夏帝的手令,眼看坑杀一触即发,二皇子周承倒也干脆,大不了回转回去索要手令,最多浪费时间而已,总好过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杀,那真是怨种的不能再怨种了。然后大夏国的军队以怀疑他们是大周国的奸细,只允许一人回转大夏国取手令,其他人必须暂时软禁再军营中,不得离去,以一月为限,不见手令则全部坑杀勿论。
二皇子周承真是欲哭无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命副使赶紧一路回转,不得有误。然后二皇子周承一行就这么被软禁在了大夏军中,日日被戏耍不停,不是饭菜有虫就是半夜帐篷突然破损漏风,当真是苦不堪言。当然,大夏军也只是作弄戏耍,不敢真的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真要是周承死在大夏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