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大小黄门郎,国子监左右祭酒读书人,在那一刻,仿佛有了生机一般。
英武门前,九十九步阶,象征九九青云,文武官员谁能踏过这九十九步阶,就能在英武殿与当朝天子共论国事。如若文采斑斓之人,平步青云亦是指日可待,大小黄门共计读书人近万,能在九十九步阶之下听朝之人,不足百人,有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进入步阶之下,而有人只能在步阶之下跪一辈子。九十九步阶两侧又有巨大龙壁,犹如两头护国神龙,在这座风雨飘摇的朝堂中,苦苦支撑,而今日,英武殿独一无二可坐之人,仿佛一夜之间化为真龙之子,荒废了近三年的朝会,在今日又捡了起来。
御道中,有不下百人泾渭分明的行走着。右方前首位,是身着正一品仙鹤补子文官的当朝丞相张玄林,旁边几人是身着正二品锦鸡补子的六部尚书及十二位三品左右仆射,后方则是一大群从三品,正四品文官跟随其后。
左方在前首位,是由身着正二品狮子补子的摄国将军宋嵘带头,后面一大批从二品正三品武将殷切跟随,神采奕奕。他们心里知道,盛世读书人治世,而这乱世,自有武将来捞取战功。
文武官员泾渭分明,只是走到英武殿门前,张玄林突然停下,宋嵘也停下望着这个明争暗斗几十年的老者。
张玄林笑道,“宋将军,可敢先请?”
“宋某有何不敢,只是这大殿是你们书生说话的地方,张丞相先请。”
张玄林大笑一声,摇了摇头,率先进入,文武百官逐渐涌入。宋嵘心中暗叹,这老家伙临走之前也是要下自己一马,恐怕今日朝堂之后,这位与自己君子之争几十年的老人,就再也见不到了。
而在那九十九步阶之下的官员,再不能再上一步,一睹天子真容。
司宦监掌印太监禄东山从巨大屏风后走出,轻轻的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上朝。”
年轻天子从侧走出坐在龙椅之上,坐北望南。
禄东山又开口道,“百官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