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照样屁事不顶。
所以,如果王福能在半个月内帮他招齐三千工人,宋光辉就可以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在后续半个月时间里,教会这些工人如何操作各自的组装流程。
时间上,也正好契合邢孟起的一月之约。
现在就是不知道,王福有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有没有这份魄力,敢揽下这个活了。
王福愣怔了片刻,难以置信道:“宋老板,半个月招工三千人,您这是打算搞大事情啊!”
确实难以置信,要知道,在燕京,工人规模超过两千以上的本就没有几家,可宋光辉上来就是三千人,而且还要求半个月内招齐,到底是要做什么大项目啊?
三千人,就算一人一天按五块钱来算,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提,还得负担吃住以及培训的费用了。
这宋光辉得是多有钱,才敢如此造啊!
宋光辉淡淡一笑:“你说对了,一个全新的科技项目,具体
等你们入职以后,会有人教你们的。”
王福有些犹豫道:“那宋老板,您对工人的具体要求,您能否跟我说一下,我好从这方面入手,多招符合条件的人。”
虽然刚才王福拍胸口保证,宋光辉只要给得起钱,要多少工人,就能给他招来多少,但这话多多少少都带上了一些吹牛成分在里头。
招个三五百的,对王福来说,压力还不算太大,一千也顶多就是多跑跑腿,权当锻炼身体了,但三千人,而且还是半个月时间,确实有点难度。
所以,这时候,王福就想先知道一下,宋光辉对于工人的大致要求,这样就能避免他找来的人不符合条件被刷下去,那他可就两头都不讨好了。
宋光辉看着王福,想了想,才说道:“我的条件很简单,就八个字,吃苦耐劳,踏实善良。”
王福愣了下:“那年龄呢,性别呢?难道这些都没要求?”
吃苦耐劳,踏实善良,这在别的地方不敢说,但在这燕京四郊城区里,却多得是,毕竟,往上数几代上去,谁的家里不是泥腿子出身?
现在的问题是,年龄和性别,总得有个限制,他才好按需做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