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荣王爷,拄着沉香木凤头拐杖起身望着下面的杜玉华,沉声道:“你随本宫过来。”
杜玉华虽说不明所以,有早年的事情在,却也不会以为瑞安大长公主在荣王爷面前保住她就是喜欢她。她挺直背脊跟在瑞安大长公主身后来到明光堂后院寻了一间净室。
瑞安大长公主坐在蒲团上,静静打量着杜玉华防备的神色,忽然笑了,“你果然是她的外孙女。当年她入宫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
杜玉华先是不明所以,很快就明白过来瑞安大长公主说的是王太后,她动了动身子,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一种困惑的目光望着瑞安大长公主。
“你是不是以为,本宫不喜欢你?”
面对瑞安大长公主的询问,杜玉华的回答只是无声又不屑的撇了撇唇。
瑞安大长公主并未被她的神情激怒,平静的道:“你的这性子,性烈如火,与你外祖母别无二致。可你不及你外祖母识时务。”
杜玉华登时愤怒的看着瑞安大长公主,冷笑道:“您昔日是皇女,我外祖母如今却是您的皇嫂,到底谁更尊贵,您在我面前如此说话,此时又是谁不识时务。”
听到这番话,瑞安大长公主只是冷淡的看着杜玉华,“本宫身上流着宣家的血,你说谁更尊贵!后宫上至皇后,下至妃嫔,但有难产之兆,悉令保小不保大。妃嫔流产,皇后有责,妃嫔落罪,*郡主,凡此种种,你说谁更尊贵!”
杜玉华被问的说不出话,她没法反驳这些道理,只能用更愤怒的目光死死的瞪着瑞安大长公主。
“旻和七年,慧文太子妃崩逝,皇兄挑选继妃。你外祖母出身不彰,父皇本欲为其则高门贵女为后,偏偏皇兄看重了你外祖母,一意孤行要立你外祖母为继妃。父皇早便说过,‘王家女性如野马,吾儿善似雏鹿,此女,当禁于后宫。’”瑞安大长公主看着杜玉华吃惊的神色,缓缓道:“你不知道此事罢,这天下,除了本宫,还记得这句话的,想必只有你外祖母了。”她叹息一声,继续道:“当年皇兄病重,无心处理朝政,曾嘱托本宫,本宫为了平国公府,一意推拒了。为了替宣家后人守住这天下,皇兄将政事悉数托付与你外祖母。可自寿章之事后,皇兄忆及父皇当年说过的话,早便后悔了,奈何权柄交出去易,收回来难。再有皇上年岁当时年岁尚小,皇兄病体一日不如一日,无奈之下,才留下诏书让你外祖母摄政。时至今日,你外祖母重用外戚,搅乱我宣家江山,实乃祸国之人,论罪当诛!”
诛字一出口,便如滚滚浪涛,重重击打在杜玉华心口之上,她被瑞安大长公主杀气腾腾的眼神逼迫的连连后退几步。直到身体撞上紧闭的木门,发出嘭的一声巨响,才让她回过神来。
发现自己被瑞安大长公主一番话吓到的杜玉华面色涨红,恼羞成怒之下抢上几步,指着瑞安大长公主怒道:“文宗皇帝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当然由得你说。你一个大长公主,竟敢放言诛杀太后,到底谁改论罪。正好,你我如今皆在宗正寺,我们这便出去明光堂,我倒要瞧瞧,谁的罪更该跪!”她说着,便毫不客气的上去要抓瑞安大长公主出去。
瑞安大长公主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手中凤头拐杖轻轻一敲,就将杜玉华伸出来的手臂打得脱了臼,“*,你常年习武,就学了这些本事?”
杜玉华闻言怒不可遏,她不是不清楚公主府那些武学师傅都是在奉承她。那些人顾忌她的身份,唯恐她受伤,从来不肯教她真本事,可这些年,她从未有一日懈怠,就算只学到皮毛,她也费百倍千倍的功夫去琢磨。
看到瑞安大长公主眼底的讽刺,她不顾手上的伤势,再度朝瑞安大长公主挥鞭而去。
瑞安大长公主依旧身子不动,轻轻巧巧就将她的左手同样给敲的脱了臼。
“本宫常听人说,寿章之女*郡主乃是女中豪杰,即便围猎也讲究行军布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