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不明白,根本不足为惧。至于说的文斗,更是一场笑话。
他在书斋选了两本新到的书,又在镇上晃了一圈,最后决定买点厚实的皮子给弟弟妹妹做衣服,又买了三十斤棉花,打定主意要让家里人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买好东西,他雇了车回到学堂,打算去屋里拿了东西就直接回李家村,才一下马车,就看到在寒风中冻得唇色发白的林氏,边上还站着一个年约四十的壮实妇人。
那妇人一看到李廷恩,赶在林氏前头就迎了上来,“哎哟,廷恩啊,这么冷的天你还去买东西,这孩子,可真孝顺。”一边说着,妇人眼中就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不过她并没有像顾氏那样有种恨不得都是自己东西的劲头,只是看了几眼而已。
李廷恩记性一贯很好,他很快就想起来这是小曹氏的亲大嫂韩氏,他应该喊表婶,于是笑了笑,“娘,表婶,你们来镇上了,快,进屋暖暖。”
林氏应了一声,有点畏惧的看了看学堂的门槛,“这都是读书人呆的地方,娘是女人,能进去?”
李廷恩对她这种忌讳有点无奈,他笑了笑,“娘,我们学堂做饭的婶子也是个女的。这是你儿子念书的地方,你这做娘的为何不能进?”他说着上去搀了林氏胳膊。
林氏这才露出点笑模样很谨慎的被他扶了进去,跨过那道门槛的时候,林氏格外小心,脸上还有点满足的笑容。
韩氏跟在后头,艳羡的看着林氏的背影,在李廷恩回头又喊了她一声后,迅速的换出一张笑脸,搓着手快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了下情节,所以晚了点,还好没过十点,抱歉啊。
☆、第38章 说辞
“娘,你来镇上有事儿,”李廷恩倒了茶给林氏和韩氏。
林氏看看韩氏,有点犹豫这种事情应不应该给儿子说。
韩氏喝着热茶,见林氏看自己,笑道,“妹子,咱廷恩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再说那是读书人,咱可弄不清楚里头的道道,还得廷恩帮忙打听打听,你给他说罢。”
林氏想了想,觉着这毕竟是儿子,没有闺女那么多的忌讳。再说这儿子能干惯了,还真不像别家那种万事不懂的。她就给李廷恩讲起了事情的原委,“这不你大姐年岁到了,有人托你表婶来说亲事。你大伯娘不放心,她又走不开身,我就陪着你表婶来镇上给看看人。”
李廷恩注意到林氏说的是看看人,却不是相看。他顿了顿道:“表婶方才说是读书人?”
韩氏脸上有点得意的味道,“可不,这回县试也过了,名字还排在前头,不过还是赶不上廷恩。”她说着冲李廷恩讨好的笑道:“眼下这就真是门当户对了,以前还怕翠翠嫁过去受委屈。”
这话说的有点意思。
李廷恩勾了勾唇,“是镇上的人家?”
“就是镇上朱老爷家的小少爷。廷恩你晓得罢,哎哟,朱老爷家,别说县里开的铺子里,人就是家里那点地,都够儿孙用几辈子了。”韩氏夸张的裂开嘴大笑,“还得是咱翠翠生得好,连朱家的人都听说了。我就是以前在朱家做过两次活,人家就托我探探消息……”
“朱夫人提的亲事?”李廷恩打断韩氏滔滔不绝的话,很平静的问了一句,一下就跟股冷风一样把韩氏脸上的笑容给冻住了。
韩氏愣住,她匆匆的看了一眼林氏。林氏被她一看,只得硬着头皮为难的解释,“不是朱夫人,是朱家的庶子。”
李廷恩不以为然,“庶子的亲事,正该朱夫人操办。”他这么说了一句,冷淡的目光落在韩氏身上,“无论嫡庶,都是正室之子。”
韩氏被李廷恩看的浑身不自在,心里只觉得奇怪,咋一个小娃子眼神这样渗人。难怪人家都说读书人惹不得。可一想到说成这门亲事能拿到手的那份厚礼,她又心动了。
若可以选择,韩氏是不会愿意来找李廷恩的,不过这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