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肯定是我。
我去给我的父亲打电话,提出了转学的诉求。我的父亲沉吟良久,最后到学校询问班主任我的近况。
班主任求证班长后,了解我在班里确实受了许多的委屈,由她的家长来校,向我以及我的父母赔礼道歉。
但是有屡教不改这个词存在,哲学诚不欺我,存在即合理。
我能理解班主任明明很生气却大事化小的心理,但我和她还是同桌我就不能理解了。她也学聪明了,明面上的压榨变成了暗地里的阴阳怪气。
我说过,我这个人并不热衷于无所谓的社交,与其去交一些可有可无的朋友,我宁愿去逛校园拈花惹草。所以,我性格孤僻、不好相处、依赖父母、喜欢告状等等等等,诸多坏处在她以及她的朋友之间广为流传。而我身边,并没有人维护我。甚至班里有一个风向:为什么她不欺负别人单单欺负我呢?为什么她能和别人做朋友,和我就不能呢?归根结底还是我有问题。
那时候,学校生活极是困顿。家里,母亲和祖母的婆媳矛盾愈演愈烈,吵架、动手已经是常有的事情。说明一下,由于母亲并不喜欢祖父母和父亲的诸多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所以长期外出务工,我受我祖父母和父亲的影响都比我母亲多,所以,我也是祖母**,但是碍于母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我是明面上的母亲**,专业和稀泥。
那时候,学校几乎是一个让我逃离的地方,家庭便成为极为迫切的需求。我需要一个没有纷争,没有欺侮,没有同学们的指指点点的地方,不是学校,那只能是家。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强悍的人,所以,即使我父亲祖父母三个人联盟也没有和母亲打成平手。在学校受人欺负,明面上母亲是为我撑腰的人,实际上,回到家,关起门来,她会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睛看着我:“为什么我这么要强的人有你这么个孩子!”
母亲的轻视加上母亲与祖母的矛盾,我并不觉得家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在我最需要家的时候,我的家抛弃了我。那么当我一个人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时候,我不再需要家。
学校里我的同桌依旧在伤人于无形,我依旧在忍气吞声——吵不过,打不过。
那个时候,我没有朋友,没有家。没有人给我善意,没有人对我好。
这就是我们的男主角出场的前提。
请注意,他并不是个英雄主义者,他只是个中央空调。他对所有人都好,作为他在教室里的组员以及近邻,我能勉勉强强感受到一点照拂,一点光。当你深处地狱的时候,当你的生活长期看不见温暖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那一束光即使很微弱,也能成为你生命里永恒的温暖。
这就是我喜欢萧静林的原因,很没有理由,却又必然存在。到现在我依然相信,我喜欢的人不是他,而是在那样绝望的环境里一个肯对我好的人,只是那个人恰好是他。
从此,原本波澜不惊的心生出了一点别的心思,只是它的名字,不叫爱情。
我看着他在男生里跑第十一名,我看着他和人踢球,我看着他被人拉着帮人女朋友干活。我画过他的背影,我写过他的名字,我见过他和人打架,我见过他和另一个女孩追逐,我见过人海中他各种各样的生活,我以为,我足够了解他。
那时候,就喜欢看着他,做什么都好。
大概眼神就是太赤裸裸了所以被他察觉了。有一次就是课间,他趴在桌子上睡觉,我扭过头去看他,大概眼神就是太赤裸裸了以至于他悠悠醒转,我落荒而逃。
曾经,有人劝我,她认为我当前的工作是学习。就像她从我画的那幅画中看见的端倪,那张画,画的是他的背影。我看着他就好,就够了。不论他是否能看见我。
初中结束的时候,中考结束的时候我都没见过他。倒数第二次见面是拍毕业照。那时候,由于换了几次位置,却不想我换到了他前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