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脉压监测,上了呼吸机。
卢副主任的问题看似一大堆,但是只要找到真正引起昏迷的病因,或许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单从血压,或者是呼吸,血氧中的某一个问题下手,只会陷入一叶障目,乱花迷人眼的境地。
这是主治及主治以下级别的医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因为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有限,诊断时不能纵览全局,非常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内。
项非主任乃是省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教主级别人物,绝对的扛霸子。
他的诊断思维肯定远超主治级别。
临床经验更是丰富无比。
目前他指挥众人抢救的思路主要是对症治疗,努力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患者的心率,提升血压,辅助呼吸等等。
这也是西医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思路。
哪个体征不好,我就帮你修正哪一项。
在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这也是最容易见效果的一种抢救方式。
如果时间足够,还有更高级的抢救方式。
那就是抽丝剥茧,寻找患者的真正病因,然后予以治疗。
比如卢副主任目前查出颅内存在出血,那肯定要想办法止血,降低颅内压等等。你光是帮助患者升血压,或者加大呼吸机的辅助力度,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
周灿站在不远处看着,隔着五六米远的样子。他的诊断思路已经直接锁定卢副主任昏迷这一项。
凭借他的抢救经验以及与众不同的逆向诊断思维,本能的觉得昏迷的病因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引起昏迷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种,病理生理引起的正常意识状态障碍。第二种,正常意识状态的微结构与神经递质变化。第三种,正常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卢副主任出现昏迷的病因最有可能是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比如大脑遭受创伤性破坏,脑干因为颅内出血而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甚至颅内重要组织的供血出现问题,也可引起昏迷。
主要神经结构分为三部分,大脑皮质,丘脑弥散投射系统,以及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其中大脑皮质在撞击中遭受破坏,这是首先怀疑的诊断方向。
大脑皮质以脑裂、脑沟为界,分成十几个脑回或五个脑叶。
它们中间由白质神经纤维连接,胼胝体则是连接两个大脑半球。
如果是弥漫性病变,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所以,周灿觉得第一个应该排查的就是大脑皮质。
可惜他现在只是以探视的亲友身份呆在这里,根本不可能让他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与辅检结果。
也就只能看到这些明面上的数据。
比如血氧指数,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等。
普通家属就算在这里也是看不懂那些仪器屏幕与表盘的。周灿属于专业人士,这才能够一目了然。
“先生,您的探视时间已经结束了,请出去吧!根据规定,家属进来探视,时间不能过长。因为这里面是无菌管理,您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增加病区出现细菌污染的风险。请您多理解。”
护士对他的态度十分客气。
她通过与周灿的接触,肯定能够感受到,周灿不是普通人。
“项主任,请问患者是什么时候做的中心静脉血压监控?”
周灿眼见马上就要走了,这时候,他从卢副主任的一些体征波动,以及最直观的目测结果进行快速综合诊断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卢副主任的昏迷很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现在需要紧急抢救,很可能与医生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疏忽或者失误有关。
护士没想到周灿胆大包天,直接向这里地位最高的项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