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前程就差了。”
苏参政道,“我何尝小看过他的前程,他此次回翰林任职,还兼任皇子师。你别忘了,今韦相能做首辅,皆因当年做过今上先生的缘故。”
苏夫人有些惊讶,“江亲家做了皇子师?”
其实,这对于苏家并不算什么太好的消息,要知道,苏皇后有娠,陛下龙体欠安,今年冬祭都是皇长子代为主持。如今,满朝都盯着苏皇后这一胎,苏皇后只要誔下皇子,凭苏氏门第,苏皇后正宫的地位,必然会立为太子。这个时候,江念被召回帝都转任皇子师一职,而且,父亲都没与自己商量就定下了长女的亲事,苏参政不禁有些黯然:苏皇后这一胎,怕多是位公主了。
世间从不乏聪明之人,即便苏皇后这胎可能是一位公主,但,一日苏皇后未曾生产,皇子还是公主的结论,谁都不会下。
苏参政摒弃杂念,在江家过来商量亲事时,打叠起一千两百个精神考较起女婿来。
苏夫人则是眉目欢喜的接待了江太太。
☆、第452章 帝都风云之四
第452章
何子衿先是带着儿子回了趟娘家, 何老娘沈氏显然也听说了皇帝陛下给两家赐婚的消息, 一家子都是眉开眼笑的, 沈氏笑道, “阿冰是个好姑娘,跟阿曦也好,看她长大, 再般配不过的亲事。”
何老娘跟在一畔点头,拉了自家丫头在身边,压低了嗓音,神秘兮兮问, “我听说, 阿冰她祖父在帝都做尚书, 是不是真的?”她老人家的眼光一向很实际。
何子衿点头,“苏太爷如今是刑部尚书。”
何老娘一拍巴掌,赞道,“咱阿晔果真有福分!”
阿晔忙在一畔解释, “主要是苏姑娘人品好。”
何老娘笑呵呵地瞧一眼曾外孙, 觉着也就这样的亲事才配得起自家亲外孙啦~瞧这小模样生得, 多俊呀,再者, 还有学问, 小小年纪,就是进士啦~何老娘正得意曾外孙的亲事,想他读书人, 又小孩子家,未免脸皮薄,就道,“晓得晓得,她要人品不好,就是公主也不好结亲的。苏姑娘人品好,家里也好,这不是好上添好,更好么!”
阿晔很有些不好意思,觉着曾外祖母市侩。他曾外祖母还说呢,“小孩子家,就爱瞎要个面子。”然后,自己做一总结,“读书人都这样,虚头巴脑的,不实在。”
阿晔险一口老血喷出来,他,他,他咋成不实在的人啦~
反正这亲事,何家很为阿晔高兴,用何老娘的话说,谁家结亲不看门第啊,她亲曾外孙,有才有貌,家里日子也过得,当然是盼着曾外孙娶好人家的姑娘了。
三姑娘何琪过来,说起话也都夸这亲事结的好,只是说到阿念回帝都为官的事,大家都有些不舍。阿念一走,何子衿这一大家子必得跟去帝都的。
何子衿就说起她爹这差使来,沈氏道,“你爹也正寻思呢,他任期还有一年,倒不急。”
三姑娘道,“叔婶就在北昌府吧,有我们孝顺着,不也一样。”
沈氏道,“在北昌府住熟了,真觉着是个好地方,只一样,我就是想孙子们,阿炫阿烽都还没见过呢。”
何老娘与三姑娘道,“要是回帝都,咱们就一道回呢。”
何子衿道,“阿文哥阿仁哥的差使刚下来。”
“什么差使啊?”何老娘问。
三姑娘何琪脸上都带着笑,还是三姑娘说的,“就先时,不是有个官儿还参咱家一本,说咱家私自把孩子们的户籍迁到北昌府来,以利科举。阿念跟相公和阿仁商量着,先时家里不宽裕,就行了商路,如今家里日子过起来了,倒不若把这生意交给掌柜的打理,正经寻个差使。咱们做粮草生意也这些年了,阿念给在北靖关安排的,粮草上的差使,任命刚下来,明年去当差就可。”
何老娘一听有这事,先问,“是几品官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