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下一心让叛军寸步难行!城中有人有粮,定能坚持到六郎大军抵达!”
苏瞻沉默了片刻,阿昉年方十八,还是血性少年,他平日再温和,骨子里还是有着他母亲那种宁折不弯的性子。苏瞻伸手拍了拍苏昉的肩头:“燕王还未抵达洛阳,怎能及时赶回?”
他沉痛地道:“万不得已时,爹爹的声誉难道要比这数十万军民的性命更重吗?难道非要鸡蛋碰石头?退让,有时只是一种权衡之策,能换来短暂的喘息,再做图谋。”
苏昉眼中酸涩难当,忍不住吼道:“十余万军民,我从百家巷到翰林巷,没见多少怕死之人,卖包子的鹿氏夫妻,卖馄饨的凌氏夫妻,甚至卖药汤的老婆婆,都在奋力抵抗乱党!可在垂拱殿,在这里,百余朝中官员,除了邓中丞和张理少,竟再无不怕死的人!将责任推到陛下和娘娘的安危身上,便可保住自己的性命么?这不是权衡,是懦弱,是贪生,是怕死!”
“啪”的一声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