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汴京春深(庶能生巧)> 汴京春深(庶能生巧) 第22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汴京春深(庶能生巧) 第224节(2 / 3)

制衡也。大赵皇室,历来与士大夫共制天下。天下间,有才有德的人太少,不少士大夫自诩君子,捧着儒家伦理道德,求千秋功名,也求光宗耀祖,又有几个不想升官发财的?要用好这样的人并不难。你若太过固执,日后和两府易生嫌隙,难免君臣不和,娘娘是在为大赵选一位堪与前朝长孙皇后媲美的贤德女子啊,孟氏能说出百姓心中土地最重,可见她不是死读圣贤书,心怀苍生,方能忠君爱民,以后才敢劝谏夫和君。”

官家拍了拍赵栩的肩膀:“爹爹只允你任性这一回,日后再来,可饶你不得了。”

赵栩面上微微动容,跪下三拜谢恩。官家见他叩首时,颈后的白罗中单衣领湿漉漉的,不禁摇了摇头。

***

赵栩回到会宁阁书房中,心中毫无欣喜之情。一句一句,一步一步,爹爹的反应,比他所想的更为激烈,甚至无需他继续说下去,爹爹就已经允他所求。看来三叔告诉他的一切,的确全是事实。

郭真人,郭玉真,郭太妃才是爹爹心中的魔障。赵栩合上眼,他和娘,还有舅舅,一直被太后厌憎,自然是因为他们长得像郭太妃,但不只因为郭太妃得成宗专宠害得太后当年差点被废,更因为郭太妃是爹爹悖逆人伦爱上的女人!

而睿智如太后娘娘,纵使她胸中有丘壑,弹指论天下,女中尧舜,也绝不可能原谅另一个女子夺走自己的丈夫,危及自己和儿子的正统地位后,竟然还抢走了自己儿子的心。

赵栩长叹一声。这难道是三叔所说的母债子还?他因娘娘而身残,却毫无怨尤。他因爹爹而被逐,却兄友弟恭。他身为质子近三十年,依旧风清月朗有名士之风。爹爹却不知道三叔当年目睹了福宁殿惊-变一事。现在,是他赵六欠三叔的了。

四月二十,静华寺,阿妧,至少你要见我一面,看我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注:

1、押字:宋朝金朝的皇帝官员平民都有使用押字的习惯。我宋的十五位皇帝,有三位用了鸭蛋做押字。哈哈哈。孝宗用的押字极像一个“屌”字……我微博上昨天放了图,真的很像。历史上用“帝”做御押的是哲宗。

无需纠结六郎到底是哪个皇帝,作者菌糅合乱来的,是我的理想之人而已。

2、昨天微博上热议的某唐朝电视剧,出现了几张好大的飞钱,上面用仿宋体简体写着开宝纹银三千两!连三都是简体啊!我真心怀疑编剧难道已成为入门门槛极低的职业?唐代是有飞钱,但不是用来流通的。宋代的交子才是最初可以流通的纸币。而用银子作为流通货币,是明代中后期才有的事,纹银这个词,是清朝才有的。其实如名博主马亲王所言,称谓错误真心还能接受,可这种错误,实在匪夷所思啊。

3、另外八一八皇帝感情一事吧。这几天再重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各朝各代都有为情所困的皇帝。万历皇帝为了郑贵妃和常洵,消极怠工几十年。好像写这个的很多。相比较宋朝皇帝们的自律(徽宗是艺术家除外),明朝皇帝们简直是奇葩集中营,变态的农民起义者、人人都要害我强迫症朱元璋,侄子放着,我来篡位的朱棣,建豹房自封为大将军的正德帝,木工大师熹宗,一夫一妻制的孝宗,修道炼丹的嘉靖帝……巴拉巴拉,反正看得出在明朝,皇权集中后,皇帝们爱上自我放飞了。所以徽宗还真不算啥,就是挥金如土而已。

4、单相思一词,其实出自明代。架空拿来用。高濂《玉簪记》“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丢下了一天丰采,并没有半分恩爱。”(百度有查)

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150章

过了几天, 虽然两府官员们守口如瓶,但礼部、太常寺和中书省已经开始商议册皇太子之礼。远游冠、朱明衣也已经按某位殿下的日常尺寸,紧锣密鼓地开始赶工。位于东华门和晨晖门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