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郎走过他身边,忍不住露出六颗小白牙:“殿下,我九姐她们都在新房里等着二哥二嫂去坐富贵呢。您慢点走,可以在外间或者偏房休息一下的。哎——殿下——!”
这个子高腿又长的人最讨厌了!十一郎看着赵栩的背影叹气。前面赵栩却慢了下来,回过头喊他:“十一郎,过来!”
十一郎眼睛一亮,欢快地应了一声,拨开四郎五郎,快步上前。
作者有话要说:注:
本章婚礼风俗,出自《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具体的诗句,出自陈元靓 《事林广记》前集卷10《婚礼总叙》。婚礼流程,出自《朱子家书》之昏礼、《宋史》,《宋人话本七种》。
撒豆谷习俗,出自《事物纪原》。
据记载:宋代新娘走青布条,和东汉至北朝时期新婚居青庐的旧俗有关。跨马鞍,是北朝游牧民族的习俗。
--闲得有话说--
到了年初二,就感觉这个年快结束了一样。
今天中午吃了眉州东坡,烧椒皮蛋是移居澳洲的女友最爱之菜,赶紧拍照发给她:“我替你多吃一点。”酸辣粉,麻婆豆腐,豌豆尖。很奇怪,眉州东坡在上海却没有店,美国倒有好多家。
说起身边的四川朋友们,每年春节前都会收到许多地方特产,四川的辣的香肠和腊肉,是做煲仔饭的好原材料,汕头的金薯,全中国最好吃的番薯,金薯粉也是做蚝烙的必备原材料。两三年的老母鸡,几纸箱的草鸡蛋,炒出来不比兰皇或朝一的鸡蛋差,金黄金黄,极香,因为生这样蛋的母鸡,不吃饲料,都是吃玉米。还收到两颗能摊满一个料理台的苏州青。霜打过的苏州青,炒的时候不需要放糖,就很甜,糯香。
小年夜吃了三件子,是朋友酒店的特色菜,被《舌尖上的中国》拍过,播没播我不太清楚,太喜欢了太好吃了。两年的老母鸡,山地黑毛猪的后蹄髈、咸排骨、云腿、猪肚,一定要在煤球炉上,要有能透气会呼吸的大陶瓷锅,从三点炖到六点。猪肚捞出来白切,其他在陶瓷锅里任我们打捞。
吃完眉州东坡时,户主惊讶地问:“眉州后面为什么要跟着东坡两个字?”
小公举眨眨眼:“因为苏东坡是眉州眉山人。他是个大吃货还很会烧菜,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豆腐,他最喜欢吃猪肉了,还写过诗呢!我们语文老师说的,我都知道!还有宋朝人大多吃羊肉,也爱吃海鲜,但是不爱吃猪肉。妈妈说的。”
理工男也眨眨眼:“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