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一百九十五章 景顺帝爽翻,黑龙王草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景顺帝爽翻,黑龙王草莽(2 / 4)

博的一番苦心。

毕竟这事对大魏有好处。

当即,景顺帝也不再犹豫,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赞了一句:

“冯爱卿果真是大魏的栋梁之材,予如何会治你的罪啊”

冯一博的一番操作,在他看来确实是为了大魏。

可以免除后续名声上的麻烦。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中原王朝最重名声。

若是黑龙王没有建国,直接献土。

那传扬出去,就成了大魏之民在海外灭国献土。

难免有以大欺小,觊觎藩属的嫌疑。

你说不是大魏派的,可那时候谁信啊

到那时,大魏难免因为失去大义名份。

而陷于舆论中的被动角色。

但现在,有冯一博的操作之后。

就完全不一样了!

别看只是多了一步建国。

可加上了一层东海国,立刻就把大魏撇清了!

就像冯一博所说,事关法统。

有了东海国这个法统,献土之事就变成了两国之间的事。

而不是大魏内部的事了!

景顺帝正是想通了这一层,才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可他再看张松越,却发现对方依旧老神在在。

好似早就想到了这些。

不愧是老师啊!

听闻景顺帝夸奖,冯一博立刻再表忠心。

“圣上过誉,臣唯一心为国尔!”

不管是不是冯一博的操作,献土归附都是事实。

景顺帝此时颇有志得意满之感。

听到冯一博表忠心,难得喜形于色,道:

“冯爱卿一心为国,屡立奇功,真是予的唐俭啊!”

世人都知道大唐有个王玄策,相传有“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却不知道,大唐最厉害的外交官乃是唐俭。

这个唐俭是初唐时的名臣之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官至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遂州都督。

还封了莒国公。

他最出名的外交事迹,就是说降突厥。

并配合李靖生擒了颉利可汗。

可惜的是,他最后的结果并不太好。

相传因为怠于政事,最后坐罪贬官。

景顺帝以此唐俭类比,表面上是夸赞冯一博功绩堪比劝降突厥。

内里却也不乏敲打他莫要从此怠政之意。

最后,还有一重隐藏更深的意思。

那就是景顺帝在暗暗自比唐太宗。

李世民就是景顺帝在私下里,最为推崇的帝王。

其原因自不必说。

毕竟都是爹还在的时候,就登极的人。

景顺帝常常以此安慰自己。

冯一博到底是探花及第,不敢说博古通今,但史书还是都看过的。

听到唐俭这个名字顿时就明白个大概,当下连忙道:

“圣上过誉,臣哪敢和说降突厥的莒国公相提并论”

这可不是简单的谦虚。

而是在说,自己已经明白了皇帝话里的意思。

不然皇帝一顿夸,你都不知道唐俭是谁,那皇帝的媚眼不就抛给瞎子了吗

当然,景顺帝也不是没抛给过瞎子。

好在冯一博不瞎,还给了反馈道:

“倒是大魏在圣上的治理下,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已然有了盛世景象。”

这话直白明了,就是在拍皇帝马屁。

若是以前有人说,说不定景顺帝还会觉得是在讽刺他。

但这个时候说,却是恰到好处。

景顺帝也能挺直几分腰杆子。

无他,献土归附可不就是盛世产物之一

“唐初有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鼎盛,大魏如今也有献土归附的昌隆!”

唐初,还万国来朝。

景顺帝心中一惊,还以为冯一博猜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