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近,以后母亲若是进宫,可带她们一起。”
每月十二,多是王夫人自己入宫。
偶尔老太君想去,也会走一趟。
实际上,进宫并未限制人数。
带着几个姐妹,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大多妃嫔都不想节外生枝。
因此,像是潜规则一样,
生母或是嫡亲姐妹,进宫见面的居多。
此时有元春相邀,黛玉和宝钗进宫也不是不行。
“谨遵娘娘口谕!”
王夫人应了一声,两女也再次谢过。
后面还有很多亲人未见,元春也不能再耽搁下去。
何况,她纵有千言万语想问冯一博,现在也不是时候。
元春最后看了冯一博一眼,期望他之后别让自己失望。
随即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自有小太监带冯一博三人下去了。
虽不知元春之前的处境,但冯一博明白,今天她对自己如此示好。
定然不仅是为了感激木料的事。
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知道答桉。
如今他官至五品,本也可请封一个诰命。
他又无母亲在堂,自然是要给其中一房的正室。
如此以来,只能二选一。
本来冯一博的打算,要么都不请封。
要么从其他方面多给补偿。
诸如金银之类。
现在有了元春的保证,宝钗的诰命就算到手了。
如此以来,他只要请封大房。
将来两房妻子就都有诰命。
而且最后元春还许了一个空头承诺。
冯一博明白,这是暗示自己。
肯定是要办些事才能兑现。
虽然还不知元春所求何事,冯一博却想着要尽力帮手。
只宝钗的诰命,他就拿人手短了。
何况还有其他好处?
三人出来之后,冯一博顺着原路回了前面。
两姐妹目送他离开后,就往梨香院去了。
两人到了院里,却没急着去薛母正屋。
和妙玉、宝琴她们汇合。
宝钗安排丫鬟在外守着,就拉着黛玉去了她屋里。
再无外人在身边,黛玉就先忍不住笑嘻嘻的道:
“恭喜姐姐,得封诰命!”
宝钗生怕被人听去,连忙抬手相阻,道:
“别胡说!”
说完还不放心的顺着门缝往外看看。
见莺儿和晴雯在门口守着,并未有别人。
“就是怕你胡诌,才带你来这边叮嘱两句。”
宝钗轻抚了几下胸口,稍显不满的叮嘱道:
“娘娘只说帮忙请封,你先别和人宣扬。”
黛玉明白她的心思,更知她向来周全。
可闻言却忍不住笑了,问道:
“难道你想说,娘娘还请不下来?”
元春敢当面保证,必然是有把握的。
黛玉相信这事已是板上钉钉。
只是以宝钗的周全,肯定一天没下旨,一天就不会往外说。
因此黛玉此问,就是在告诉宝钗,这事是可以说的。
宝钗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却不接她的茬。
“你这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冯家哥哥又不会少你的诰命,还非拿我说嘴?”
屋里就她们两个,宝钗也不藏着掖着。
“谁……谁稀罕!”
黛玉被戳破心思,顿时脸红不已。
她正是心中醋意萌生,无处发泄。
若是没被宝钗叫来这边,想必这时已经和姐妹几个一起打趣宝钗。
以借此稍解她心中的醋意。
没想到,却宝钗提前拉到这里,还点破了她的心思。
见此宝钗还立刻点头,又调笑道:
“你说的对,你不稀罕,我稀罕,行了吧?”
怕宝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