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战争需要而进行的短期征兵的临时军卒因为是根据战争需要而决定去哪里,并且战争结束后就可以回家,仍旧保留原来的做法。
人口需要迁徙。
和平没有战争的时候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虽然这些年她一直东征西讨,但战争都在门外打的,门内,尤其是最先控制的兖州已二十多年未有战火燃烧,人口增长速度惊人。
哪怕辛筝经常征发徭役,占有了氓庶们许多的时间仍旧挡不住氓庶们造人的热情。
有很多地方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无地可分的地步。
耕地分完后官吏会给氓庶们分山地的地,虽然不能种粮食,但想要吃上饭又不是只能种粮食,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换粮食。
然而,超过五十座城连山地都给分完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每块地都给分了,为了保持水土,辛筝圈了大片的山林与森林禁止砍伐,不然影响了河流,耕地会倒霉了。但允许氓庶进山捕猎、采药等活动,只要不是伐木,干什么都行。
未经允许,官吏不会动那些山林,还有很多太过偏僻或威胁根本进不去的山林与原始森林出于安全考虑以及道路太难,里头的出产根本运不出来等因素也没动。
无地可分的氓庶或进入城邑,在作坊里找活干,或为其它人佣耕。
辛筝按人头分地,每个人最少分五十亩,最多分百亩地,但一个人怎么可能真的耕作完百亩地,哪怕是错开时间的轮作也不行,尤其是分地是年满八岁就能分。
地里荒着就要罚徭役,但人心对土地是贪婪的,能分百亩绝不少分一亩,最终结果便是粗放式耕作,半数田地种牧草,用牧草喂养家禽,半数种粮食。
虽然整体产量不如精耕细作,但适合当下的国情,而且辛筝推广的牧草全都是能增长土地肥力的品种,种一两年牧草后再种粮食,亩产会比平时更多。
牧草饲养家禽也让吃肉的成本下降,吃肉自由是做梦,但在兖州,氓庶家庭一旬吃一顿肉还是可以的。
这些年肉价就一直在缓慢下降。
所幸家畜哪怕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己吃,倒也没影响人们继续饲养家畜,但也因为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吃,农人饲养家畜以鸡鸭鹅豚犬羊为主,养牛马的相对较少。不是所有地方的水土都适合养牛马,硬要养是养不出上品牛马的,而非上品的牛马,完全没法与辛原、鸣原这些天然牧场竞争,遑论龙伯。
得颁布一些鼓励养牛马的政策,哪怕是劣马劣牛,能拉犁就行。太过依赖从龙伯购牛也不靠谱,尤其是貊国与拘缨的成牛快被她搜刮干净了,想买也无法再像刚开始那些年一般动不动就成千上万,年交易量不下十万。
更无奈的是搜刮了龙伯那么多牛,还是不够用。
八千五百万人口,约莫两千万户,哪怕一邻一牛都需要两三百万头牛,更别说一牛根本不够一邻使用,而各地修路修水利筑城对牛马的需求同样巨大,为了不互相抢牛马,如今的政策都是农忙时各地的土木工程就停工,放人也放牛回去忙活农事,等农事忙完了再回来继续大兴土木,不要太麻烦。
若有足够的牛马,国府哪至于这么折腾。
但当下还没有对应的政策,氓庶们倾向于增加土地的粮食产出,精耕细作无疑是增加粮食产量的好方法,唯一的问题就是人手不足,但随着无地之民的出现,这个问题正在慢慢被解决。
一点粮食就可以雇佣没有土地的氓庶为自己耕作,可以省许多人手,一些无地之民比较多的城邑甚至出现了分到土地的人自己不种地,雇佣或是租地给无地之民,自己躺着赚钱的情况。
辛筝不排斥精耕细作,因为精耕细作的确比如今的粗放式耕作产量高,但现下是地广人稀,比起精耕细作,还是粗放式耕作接地气,先将能开垦的荒地都开垦出来,等什么时候没有荒地可开垦了再来考虑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