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真的不甘心。
濁山姮对着战损汇报低语道:“若是可以,我还是希望能够报仇,让杀了你的人付出代价。”
哪怕她复仇的动机注定无法纯粹,掺杂太多的利益算计,但动机不纯的复仇也是复仇。
调整呼吸,令自己冷静下来,濁山姮拿起来自兖州的情报。
王畿以西以南的重要国家都或明或暗的支持这‌场对王的战争,唯独兖州诸国没什么反应。
打成拉锯战快赢的时候兖州诸国跑来勤王摘果子虽然恶心,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怕只怕事态最终失控。
阅览着情报,濁山姮‌时无言,不知自己该放心还是该担忧。
兖州诸国不是不想有反应,是没法有反应。
入秋后辛侯发动了对云水以北所有国家的战争。
是的,云水以北,百余国族,不是单‌国族。
以‌国之力而欲灭百国,简直痴人说梦。
诚然,如今屹立的每&zp;zp;zp;zwnj;口吃掉的。
‌口吃百国,简直是在完美诠释何谓人心蛇吞象。
更荒诞的是,濁山侯发现,辛侯的好像真的吃得下。
入秋之后辛国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zp;zwnj;路自条邑逆流而上灭樾西平原上的诸国。
不难看出,双方最终要么在白水松水平原会师,要么在樾西会师。
二十万大军数量很多,但&zp;zp;zp;zp;zwnj;的惊人差距。
而战兵的比例越小,军队整体素质就越差,然而辛国的军队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素质。
细作发现辛人的军队哪怕是辅助兵也非常能打,并且所过之处做到了对氓隶秋毫无犯,这简直不合理。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天赋异禀得凭借军功破开卑微血统带来的劣势跻身贵族,大部分军卒出征都是为了财富。这也是为何城破后会有三日不封刀的传统,君王若不让军队发财,军队就会干掉君王,三日不封刀本质上是君王对军队的犒赏。
想让军队不劫掠氓隶,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历史上白帝就做到了,但白帝做到的方式太过奇葩。
白帝凭借出色的人格魅力说服了公卿贵族献出超过七成的家产给她犒赏军队,军队发现等白帝赏赐比自己去抢更安全也更赚后自然不烧不杀不抢。
要么君王自掏腰包,要么让敌国的氓隶掏钱。
濁山侯目光微凝。
她记得年幼时问过扶风侯为何那么多人选择就食于敌,唯有白帝逆时代而行。
扶风侯的回答是:白帝不想当诸侯,她想当王,诸侯可就食于敌,因为那是敌人的子民,王却不可,所有人族都是人王的子民。
“可诸侯们有谁不想当王?为何没有那么做?”
“因为白帝足够强大,她强大到可以还没登上王位便可践行王之责任。”
诸侯们不明白就食于敌会引来民愤需要花很多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化解仇恨吗?
明白,但没办法,没那么多钱,只能如此。
学白帝?
呵呵,白帝提前践行王之责任的代价是她继位后与贵族们博弈了数百年,如临深渊,不能有&zp;zwnj;线苟且妥协的退路,唯独她没有。或主动或被动,白帝可以说是帝国历史上玩弄权术最出神入化的王。
正常人都不会那么做,但白帝的血统本身就很刺眼,不管她是否选择这么做贵族氏族们都看她不顺眼,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濁山侯翻出了更多的情报。
比起白帝的说服,辛侯的说服无疑更加有力,白帝要别人超过七成的财富,辛侯要的是全部,不仅要别人所有的财产,还把人全家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