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人手,冬狩时条原的本地人也没什么事了,届时再一并组织狩猎,你先拿个章程出来。”
比起遇到事情时安排人授予人便宜行事的权力,辛筝更喜欢底下人遇到麻烦的时候先拿个具有可行性的章程来给她看,然后她查漏补缺与批准,若是落实得顺利,便将章程给变成了固定的纪律,以后遇到同一类麻烦事都比着这个章程来。
官员是从辛原调过来的,很快应了喏。
辛筝道:“还有,在条原推行配给制,食物、盐这些生活必需品一律配给制,必要时,全国都实行配给制。”
辛筝说话的时候有小吏将配给制的章程分发给官员们。
九方燮在盗趾军控制地搞配给制搞了快十年,省了辛筝不少时间精力,完全不需要思考怎么做,让九方燮写一份奏章就行了。
虽然她这些年囤的粮食很多,但赶上这么一场大疫,鬼知道够不够,能省着点还是省着点好。
流民的安置需要发愁的问题一一解决,最后也是最重要以及最麻烦的水患。
条邑经常变成泽国,因而历代条侯都修了不少堤坝,但条国这些年的情况....除了与条邑息息相关的,别的地方的堤坝不能抱太大期望,修堤是大事,油水很足,很少有人不捞点什么。哪怕是辛国,谁敢从水利和道路建设中捞油水辛筝就杀谁全家,也仍旧有人前赴后继的捞,当然,辛筝也坚定不移的杀得人头滚滚。
堤的质量本身就不太好,这几年一直闹旱灾,条国对堤也就不怎么重视。
如今水灾来了,烂摊子都得辛筝来收拾,安排人组织隔离完了的流民和本地青壮去加固堤坝,鉴于大部分人口还在隔离,堤上的人手肯定不够。
辛筝揉了揉太阳穴。“让第二军和第三军都上堤。”
众人愣了下。
虽然是很缺人手,但让军队去上堤抗洪是不是有点荒唐?
“帝国似乎并无此先例。”一名官员下意识道。
辛筝道:“以前有没有我不知道,从今天开始有了。”
官员道:“可让军队去抗洪,如何指挥?”
军队可不是庶民,谁指挥得动?别一个不小心军队就造反了,水患可不比战场,战场虽然会死人,但命硬的话还是能活的,面对水患...堤若是崩溃了,管你命硬不硬统统都得死。
辛筝道:“设立临时抗洪司,孤亲自上堤指挥。”
不给人反对的机会,辛筝三言两语将临时抗洪司的人员都给定了下来。
理论上议事可以到此为止了,辛筝就不,很快进入下一个议题。
往哪泄洪。
云水流经三州之地,不仅穿过无数人族方国,它还穿过羽族,因而每回云水泛滥倒霉的是两个种族。
辛筝不在意云水下游的羽族会怎么样,但她得考虑中下游的沃西人族。
沃西的重要产粮地都在云水两岸,放任洪水淹下去,变成泽国的就该是沃西的粮仓了。
条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想当人王的辛侯需要考虑。
让洪水继续流下去,条原固然能保住,但会极大的损害到沃西的底子,运气好的话可能她明岁就能收到龙伯与羽族瓜分沃西的好消息。
辛筝只能抓狂的选择在条原境内找地方泄洪。
官员们为辛筝的议题惊了下。
“沃西在云水的中下游,但羽族在云水的下游。”
让洪水淹过去,沃西是得倒霉,但羽族也同样啊,到时候同样有烂摊子要收拾,怎么可能跑来瓜分沃西?
长生种很长寿,但长寿带来的副作用是繁衍速度远不如寿命短暂的人族,这也使得长生种非常珍惜人口,如果有烂摊子要收拾都会优先收拾好烂摊子再对外战争,很难像人族一样遇到烂摊子便对外征战转移内部矛盾消灭冗余人口,无关君王的仁德问题,而是长生种这么干很容易自取灭亡。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