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孰能不朽> 第 374 章 第三十九章安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4 章 第三十九章安澜(2 / 4)

抓紧时间将辛筝托付自己的典籍收拾了下拉出了营地。

典籍委实有点多,最先出门的大车都走出去两三里了,车队愣是没走完。

安澜听到消息都跑来凑热闹表示要一起出门,每天都在军营里实在是太无聊了,她要一起出门转转。

君离也觉得将一个孩子成天拘在军营里有点可怜,便同意了,不过——

“你不换身衣裳吗?”

安澜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黑色的直裾深衣,衣襟袖口肩膀后背下裳绣着身披红色烈焰的黑色三足乌,很正常啊,她这几个月一直都是这么穿的。

君离道:“烈焰金乌乃太昊氏的图腾,西荒曾水淹凤鸣原。”

安澜闻言愣了下,想了想,还是道:“不换,就这么穿。”

君离闻言也怔了下,但略加思索便明白了安澜为何如此。

安澜从离开雪国踏入太昊国境内起就一直穿着太昊氏的烈焰金乌纹服饰。

氏族的图腾是不能随便用的,她这么穿,别人一看便明白她是太昊琰的子孙,这也使得她一个异族在金乌城得到了很多方便。

离了西荒就不穿了,未免太过功利,西荒方面若是知道了必定不喜,而在山东九州方面....太昊琰的子孙很讨人厌,异族的身份难道就不受歧视了?

想明白了,君离便没再劝说什么。

炎帝的帝陵在九阙山,因而炎帝去世后,太昊氏的重心向西荒迁徙,但当时的族长却自请留在了轵邑为炎帝守陵,在青帝迁都后,她的子孙世代担任轵邑的城主。

太昊乃是炎帝嫡长,不管轵邑的城主心里怎么看待前不久淹了凤鸣原的太昊氏,为了避免麻烦上身,都不会让一名太昊琰的子孙在自己的地盘有个三长两短。

当最后一辆大车终于出门,君离这才牵着安澜离开。

骊嫘暂时还在辛原来凤鸣原的路上,而这一路上不少国族正乱着,但轵邑有辛筝的据点,只要将典籍放在据点里,待骊嫘来了,自会处理。

人族有许多的古城,轵邑无疑是其中最古老的古城之一,也是人族有信史可载的第一座都城,炎帝带着先民东迁后定都于此。

哪怕后来青帝迁都宁州,轵邑不再是帝国政治中心,也仍保留着崇高的地位,十巫之一的巫即殿在这里,人族神圣的祖庙也在这里。

巫即殿保留着人族所有的历史,也是全人族历史的史官。

祖庙祭祀者人族建立起来所有的先贤。

悠久的历史,崇高的地位,这一切使得轵邑的画风格外的不同。

在这座城中能够找到帝国建立至今时兴过的所有建筑风格,以及庞大的规模。

轵邑大部分时候人口都超过四十万,而其中超过一半并非原住民。

巫即殿有着人族最多的书,除了一些机密的东西,巫即殿并不介意别的典籍内容外传。

在这个出身不够高,哪怕想读书都找不到书可以看的世道,巫即殿无疑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随着私学的兴起,轵邑更是变成了帝国私学最多的城邑,一条街上至少能看到两家私学。

无数志在天下的年轻人变卖家产不远千里万里前来轵邑求学,光是靠为这些外来者提供服务便养活了轵邑的原住民。

百家学说的门人弟子们在这座城中也是最为和睦的。

早年因为学说分歧每天打架超过百起,天天死人,最后惹得巫即和轵邑大夫都忍无可忍,颁布禁令:再打架就禁止参与的学说再在城中讲学。

头可断,血可流,讲学绝不能被禁。

百家顿时消停了,从一言不合武力说服变成了单纯的唇枪舌战。

安澜跟着君离寻到要找的地方时,一路上遇到了十几起学子当街骂战。猪狗禽兽不绝于耳,最难得的是,都骂成这样了,居然都没动手。

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澜与君离不止听到骂战双方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