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之间看似遥远,实则一点都不远,从季连国到扶风国,乘船顺流而下,沿途不做停留,也就半个月时间。
若非如此,扶风侯也不会与王联手逼死前任季连侯,历代扶风侯更是一直维持着一只精锐水师。
季连国若是解决不了盗趾,盗趾以后很容易往扶风国发展。
皇父钺出征时,扶风侯早早的派了自己的亲弟弟扶风虔出使季连国,威逼利诱让季连侯不敢从后面捅皇父钺刀子。
奈何世事总不尽如人意。
潞之战。
澜北诸国联军,惨败。
盗趾俘获超过三万,其中一半是贵族,这部分被盗趾挑了出来坑杀。
九州震惊。
诚然,诸侯混战,为了节省管理成本与粮食,屠城与坑杀俘虏实属寻常,但坑杀贵族....真不多。
血统神圣论在帝国推崇的时间太久了,加之知识被贵族垄断,征服者只要想统治当地,就不可能将贵族给杀光。
一次性坑杀过万的贵族,盗趾无疑创造了记录,将望舒的光辉完全碾压。虽然后者坑杀的贵族更多,但望舒每次坑杀的数量都不多,冲击性没那么强烈,只是次数太多,次数乘单次数量才能发现这人多残忍,但这种计算出的数字并不能给人太过切实的感觉,至少冲击性不如盗趾带来的。
百官公卿贵族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挤满了扶风侯的宫室。
消息到了没几日,帝都的王旨也来了。
着扶风、黎、高辛与唐四国出兵救援季连国,歼灭盗趾。
三个是澜州大国,还有一个虽是豫州的大国,但位于漓水下游西岸,与季连国很近。
渴望战功获得更多土地与地位的新贵无疑是支持出兵的。
新贵与官员,尤其是司农事的官员非常抗拒出兵,前者不愿新贵更上一层楼,后者纯粹是心疼钱粮。
这些年虽然一直没打大战,但海堤工程的烧钱并不逊色战争,国库每年收上来的税赋全都砸进海堤工程了,为了补窟窿,扶风侯一直都在向宁州买粮,所幸早些年南征北战,积攒的珍宝颇丰,不然早破产了。
去岁扶风侯去宁州时增加了粮食购买量,濁山国也帮着打开了局面,来自豫州北部、宁州西南的粮食源源不断的流入扶风国。
扶风国的粮仓里堆满了粮仓,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库以及国君的私库干净得耗子都不屑一顾。
神情安静的玄衣君侯静静的听着两方人马唇枪舌战。
君子动口不动手,然到最后,人总是会发现,动口不如动手。
在双方在快打起来的时候扶风侯终于开口,却不是对旧贵与新贵,而是对司掌农事的司空道:“我记得,沿海围出的滩涂地一直没有足够的开垦人手。”
司空怔了下,点头。“海堤围出了许多土地,因着都在漓水下游,都是膏腴肥美的土地,但离海太近了....”
被大水给虐多了,除非强制迁徙,否则氓庶拒绝去海边生活。强制迁徙自然也是可以的,但容易引起民怨,最重要的是,扶风侯并国十七,打了许多战争,不管是扶风国还是新并入的地盘,人口都损失得不少。
为了避免大量田地因着人手而不得不荒废,扶风侯收十七国之兵再强迫周围的国族每年进献大量的铜铁铸造了大量农具,加上从别的国家买来和虞府养耕牛租给氓庶,也不要钱,用土地收成的三成做为租子即可。
人手不足,工具来凑。
有了趁手的工具,不仅没荒废原本的田地,还新开了大片的新地。
南方缺人手垦荒,别的地方因着大片土地被开垦,还有更多的土地等着开垦,人手也不宽松。
司空对此也颇为头疼,总结就是一句话:人手太少了。
鼓励生育的政策不仅下了,还落实了,但一个婴孩长大再怎样也需要十几年。
扶风侯道:“澜北的人口应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