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孰能不朽> 第 121 章 第十七章辛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1 章 第十七章辛筝(2 / 4)

吃东西中毒,辛鹿明明可以看着自己中毒而亡却选择了救了自己时,辛筝便看出来了。

辛鹿不想她死吗?

自然是想的,不然也不会在她的食物里加料。

他只是不能让她死得太早,金字招牌可以慢性中毒,因为毒发的时候也差不多失去价值了。

可惜,辛鹿计划好了一切,却没料到妹妹的狠辣与青婧的乱入。

若无青婧的乱入,哪怕辛筝意识到是哪里出了问题,也弄死了堂弟与侄女,往两个嫌疑犯的心上狠狠捅了一刀,但她自己也最多比那两个权力争斗中成为牺牲品的倒霉孩子多活几年,大好江山,注定拱手私生子。

思及前不久做的用名分换盐湖的交易,辛筝一边在简牍上写信一边叹道:“阿父你可真不会生,几十个孩子竟只有我像你。”

虽然这种像,很难说会不会是一种悲哀。

毕竟,辛襄子二十几个孩子里,敢于弑父并且付之行动的就她一个。别的,不论是辛鹿还是已经死了的辛骊,虽未达到任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君如初恋的境界,但任君如何虐我,都始终臣服忠诚的境界却是都达到了。

处理了桓焰给自己找的事,辛筝开始继续处理垚邑的公务。

地盘增加了三城,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了,需要的人手自然也急剧增加,幸而虞及时在开春的时候送来了三百名序学被考核给淘汰了下来的学生,都是能写会算的好孩子。若非她这回要做的事实在是太缺人手,他们从去岁秋季至今的考核内容也不会难度大增,每次都是淘汰一大批,不过小一年便积攒了如此多的淘汰生。

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比例简直是断崖式差异,等昆北之地的事完了,长吏虞大概不需要担心序学的开销了。

人手暂时是不缺了,但怎么安排工作,怎么分配却得好好斟酌。

分封制下,血统决定了一个人做什么工作。

祖上是国君,子孙自然是国君,祖上是烧陶的,子孙也是烧陶的。

辛筝不喜欢,一部分是因为她其实没那么喜欢当国君,虽然她有野心,但做国君却只是因为不当就得去死,若她不是嗣君,应该会去蒲阪,在帝国的中心实现野心;另一部分则是这种祖上干什么,子孙也干什么的世道对贵族的生存太有利了。

她不喜欢贵族,准确说历代辛子都不喜欢。

不听话,不喜欢贵族的国君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贵族的思维是简单而干脆的,所以辛国连着横死了十二任国君,有被贵族带人围了台城不得不屈辱自杀的,有为了避免死后受辱而投井的,有在白天还活蹦乱跳的狩猎,晚上吃了一碗肉粥就莫名其妙猝死的....简直是花样演绎何谓国君的死法。

当然,国君不得好死,贵族也没多舒坦。

每任国君都充分诠释了人性的丑陋:我不得好死,你也不能好过,死都要拉一票人一块死,黄泉路上坚决不独行。

十二代积累的结果便是兖州诸国,辛国的贵族势力是最弱的,若非社会制度保障了贵族生存的土壤,哪怕杀了一茬也还有一茬,冲着十二代国君在位与临死时的动作,辛国的贵族早被杀绝种了。

即便这一代,若非主少国疑,又有归乡这面旗帜,最重要的是辛筝做的太过分了,多种因素叠加,也不会有三年前的国人暴/动。

辛筝安排各处人手的时候,帮着她将公文简牍分类的骊嫘忽道:“四城之地,用不了三百能读会算的人手。”

辛筝道:“怎么用不了,我可没打算让他们做大官,只是让他做底层胥吏与底层小官,这些基层的位置是最缺人手的。”

“未免大材小用。”骊嫘道。

高压式的教育是有效果的,来自辛原的三百名孩童,每一个的学识素质都超过了很多贵族与游士,当然,这是指博的方面,若是论精,有很多碾压他们的人。但这样的人手,做基层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