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盘的扩大,国君管不过来,自然要下方给公卿大夫更多的权力....下克上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只是这回被克的从王变成了诸侯。
无名有点怀疑,当年白帝在位时是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方国都被她切割得极为零碎,面积与人口都不大,诸侯自己就能管得过来,但诸侯一旦开始削弱王权与自行扩张,必然埋下自己被克的伏笔。
地盘太大,诸侯不放权真的管不过来,而放权....下克上是必然。
最近的一百年里,帝国内部的主旋律都是公卿大夫与国君的战争,有的诸侯重振了权力,如防风侯,更多的诸侯彻底变成了傀儡,甚至被臣子驱逐。
若非如今这位王的异军突起,以及不少如防风侯这般重振了诸侯权力的诸侯支持蒲阪重新崛起,无名很怀疑这会儿会不会已经开始出现公卿大夫灭了国君取而代之的历史□□件。
阳生懂了。“重振,这也就是说,若大父之后,后继者能力若不足,防风国日后便会如饮马邑一般?”
名义上是王畿的封臣,实际上也就是个名义。
给防风侯调辎重,饮马邑的人就没少偷偷做点什么捣乱。
王攻打羽族,主因是为了解决西征的后顾之忧,但也同样是为了敲打王畿东部的封臣们。
把他放到这里也是为了防风侯安心——王若放个心腹在饮马邑,王是安心了,防风侯却该不安心了,一番权力的博弈与交换后阳生才到了饮马邑。
阳生做得....在家臣门客们看来,少主做得很不错了。
阳生在饮马邑的所作所为很有特色。
饮马邑这么大的地方,自然不止一家贵族——若只有一家氏族,饮马邑也不会仍是封地而非化家为国——诸氏族的氏族内部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一个心思。
前头出生的孩子提防后头的弟弟妹妹,后头的弟弟妹妹盯着前头出生的兄长姐姐。
嫡支打压旁支,旁支怨恨嫡支占据了氏族资源的大头。
亲情,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抵不过权力。
没有希望与机会时,这些矛盾自然不会爆发,但阳生来了,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谁给他好处,他就帮谁。
昨天,甲给他好处,他就帮甲对付甲的对头乙。
今天乙给他好处,他就帮乙对付甲。
明天可能是丙也可能是丁,便是阳生自己都不确定帮谁又对付谁,反正看谁给的好处多。
半年的时间里,饮马邑诸氏族不是一般的鸡飞狗跳,当终于有人觉得不对劲时,阳生已成功攫取了诸多权力站稳了脚跟,哪怕诸氏族联手也很难赶走——诸氏族在长达半年的鸡飞狗跳里也很难再信任彼此,即便是冷静下来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
最终各方势力达成了妥协,先就这么凑合着吧。
饮马邑繁华,贵族豢养的家臣门客死士也很多,阳生没能耐将贵族一锅烩,即便有,他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治理整个饮马邑。
这也是诸侯们厌恶贵族架空自己,却还用贵族的原因——个人的精力有限,必须依靠贵族治理国家。
贵族们也不可能将新上任的上司给干掉,虽说之前已经干掉过两任了,但这回这个不一样啊。
阳生是防风侯的嫡长嗣,而防风侯的军队还在沃州境内呢。
杀了阳生等于送防风侯挥师打过来的理由。
无名表示,历史就是如此循环往复的。
阳生趴在案上道:“但我不喜欢。”
无名不能理解。
所有人都是如此,你以前也没觉得这样不好。
她可是记得阳生以前对公卿大夫欺主的反应:国主太软弱无能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不平衡。”阳生说。“我以前想过的最好的景色是我削弱了公卿大夫,加强了国君的权力,大权在握,开疆拓土。如今才发